降压治疗不能降得过快过低,特别是老年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就会造成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甚至晕厥的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所以降压治疗必须逐渐把血压降至目标范围,如果血压降得太低,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把降压药物减量或者暂时停用,再密切观察血压的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药物降压治疗,必须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在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更加应该经常监测,以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般把收缩压<90毫米汞柱,舒张压<60毫米汞柱称为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低到什么程度有危险,主要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果对于老年人可能低到90/60毫米汞柱以下,甚至100/60毫米汞柱以下就有危险,会造成的脑供血不足,进一步下降,甚至会引起低血压休克。 对于相对年轻的患者,即使血压偏低一些,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血压的进一步降低,也会出现危险。 在临床上高血压的病人,进行降压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病人情况,把血压降到合理的范围,不要降得太低,以免出现风险。
血压低喝酒并没有什么好处,喝酒并非好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喝酒。如果是一定要喝,就要严格限制洒精的摄入量。 血压低的患者多是见于体质弱的老年人和妇女,需要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肉、瘦肉、牛肉、鸡蛋等,也要适当多吃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等。要适当吃偏咸的食物,适当多饮水。 如果是因为一些疾病原因导致的继发性低血压,要积极治疗引起低血压的相关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要注意改变体位,可以穿弹力裤或弹力袜预防。
血压低是能喝牛奶的,牛奶并没有降压作用。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对于一些低血压的患者,特别是原发性低血压,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原发性低血压又叫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弱的老年人和妇女,这种低血压需要加强营养,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而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合体质性低血压的患者,而对于因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低血压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肺结核、营养不良等,牛奶也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正常人脉搏是和心率是一致的,心率多少次脉搏也是多少次。正常人在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增快,运动后会逐渐减慢,而脉搏也会随着心率的增加而增快,当运动结束后,脉搏也会随着心率的减慢而逐渐减慢。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心率与脉搏不相等的情况,比如说在心房颤动的时候,由于有些心房的搏动引起的心室射血量下降,下降的心排血量不能引起外周的血管搏动,所以会造成脉搏比心率要少,所以房颤的患者在运动后也会出现脉搏比心率少。
脉搏是因为心脏输出血液引起血管搏动传至外周,一般脉搏多通过触诊桡动脉来计算脉搏数值。 正常人窦性心率每分钟为60-100次,脉搏数值与心跳次数一致,也为60-100次/分为正常。 当然如果是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运动、情绪激动时,由于心率加快,脉搏也会加快,这时超过100次/分,不算异常,经过休息或情绪稳定后就可以恢复。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脉搏在正常60-100次/分,也不一定正常,如房颤时,所以房颤的患者要测心率。
脉搏113次/分钟正不正常主要是看患者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是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脉搏113次/分钟,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属于脉搏过速。如果是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的状态下脉搏113次/分钟,不属于异常,因为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脉搏会增加。一般正常人窦性心律下脉搏的次数跟心率的次数是一样的,正常是60-100次/分钟,脉搏也是同样是60-100次/分钟。如果持续的脉搏增快,还是建议患者要到医院去就诊,明确脉搏增快的原因。
老年人的脉搏与成人相比快还是慢这个并没有规律,有些老年人的脉搏比成人要偏慢,有些老年人比成人要偏快。在临床上往往伴有一些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脉搏往往偏快如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对于这些病人的治疗,需要把心率控制得更慢一些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而对于有一些患者由于存在窦房结功能的障碍,以及传导阻滞会导致脉搏变得慢一些,所以对于老年人的脉搏快慢要做具体的分析,最主要的是要发现老年人是否伴有器质性的心脏病。
大多数成年人的脉搏为60-100次/分钟,脉搏83次/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不等于脉搏就属于正常脉搏。 脉搏的异常不单单是脉搏的次数,还包括脉搏的强弱、脉搏的整齐与否,比如心房颤动、各种早搏的脉搏。 可能脉搏次数在正常范围,但是房颤的患者脉搏是绝对不整齐的,各种早搏的脉搏也会不齐这时候脉搏就不正常。 另外如果严重的心力衰竭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这时候外周的脉搏明显偏弱,虽然可能次数正常但是这种脉搏也不正常。 所以脉搏正不正常,还要根据临床情况具体来分析。
脉搏是指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动脉管壁搏动。 一般脉搏检查多选择桡动脉。脉搏的强弱与心排血量、脉压和周围血管阻力的大小有关,心排血量增加,脉压增大,周围血管阻力减弱,脉搏有力,振幅大成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的患者。 脉搏减弱称为细脉,见于心力衰竭、休克主动脉狭窄等。脉搏的强弱还跟每个人个体有关系,有些人的脉搏天生比较弱,有些人脉搏天生比较强一些,这是生理性的变异,跟身体好不好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所以脉搏弱并不一定身体不好,要根据不同情况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