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不会引起高血压。 反过来高血压会引起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可以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还可能会引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因为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会引起上述的心脏方面的疾病。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措施,积极平稳的控制好血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并且要杜绝烟酒。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降压药。按时规律长期服用,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衰引起的脚肿可以选用一些利尿剂,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可以缓解有心衰引起的脚肿,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在选择利尿剂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而且还应该注意监测电解质,尤其应该注意监测血钠,因为心衰患者很容易合并低钠血症,再加上利尿剂有排钾作用,所以还应该注意监测血钾。 另外,还应该对能引起心衰的原发病,也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处理。
对于心衰引起的咳嗽,需要先查清楚引起咳嗽的具体原因,再针对存在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 大多数情况下,心衰引起的咳嗽主要是肺水肿、肺淤血引起的。所以治疗上应该以改善心功能为主,比如给患者吸氧、使用利尿剂和扩张血管的药物。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强心药或者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心脏功能。 如果心衰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还应适当选择抗生素。如果有痰,还可以做雾化治疗。有些心衰患者可能会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来改善心脏功能。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刺激性干咳的副作用,此时可以停药或者换成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对于心衰引起的浮肿,可以先用利尿剂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在使用这些利尿剂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电解质,以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其次,还应该注意限制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最好能将每天食盐摄入量限制在3克以下。还应该限制每天水的摄入量,以每天体重减少0.5公斤最好。 另外,还需要就是改善心脏功能,比如可以选择强心药或正性肌力药物。还应该针对能引起心衰的原发病做相应的治疗。
心慌可能会觉得心脏部位的不舒服,还有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晕厥,有一些患者还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如果本身就有心脏功能不全或者心衰,在发生心慌的时候,有可能会加重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的病情。 心慌只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表现,比如剧烈的运动锻炼,喝酒喝、浓茶,突然的情绪激动等等,都会出现心慌的症状。如果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了心脏功能不全或者心衰,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或者发生了低血糖反应等,都会出现心慌的症状。
只要能够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因素可以导致心动过缓,比如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疾病会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或者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 另外,也有一些心动过缓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缺氧导致脑障碍,比如煤气中毒、核黄疸等,也可以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 对于心动过缓的治疗,可以选择一些提升心率的药物,比如阿托品、心宝丸等。对于严重的心动过缓,还可以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但是,最根本的是应该针对原发病做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胃胀不会引起早搏。 胃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幽门狭窄梗阻,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动力不足。可见于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等疾病,也可见于胆汁反流性胃炎。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胀,并不会影响到心脏的电生理功能,所以不会引起心脏早搏。 如果胃胀患者同时出现了心脏早搏,而且心脏早搏是偶发的,针对早搏没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治疗和处理。如果心脏早搏发作比较频繁,而且会出现心慌等症状,可以选择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控制,比如美托洛尔等。
头痛可以引起血压的升高。 头痛的时候会使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所以会引起血压的升高。但是头痛并不会引起高血压病,因为头痛是其他疾病的症状表现,并不是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反过来,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因为高血压会使颅内压升高,脑血管痉挛,所以有可能引起头痛。 还有些疾病比如颈椎病,不仅可以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也会引起头痛。所以临床上对于头痛和高血压,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原因。
体位性低血压的测量方法就是测量患者卧立位时的血压,并观察卧立位血压的差值有多少,从而判断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存在。 首先应该让患者平躺休息5~10分钟,并测量卧位时的血压。然后让患者站立起来,立刻测量站立位时的血压,需要记录卧位和站立位的血压数值,并计算卧立位血压的差值。 如果卧立位收缩压的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并且患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甚至晕厥等症状,可以诊断体位性低血压。
心绞痛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脏急性缺血导致的。 能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的根本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内有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者是某些疾病导致冠状动脉内有瘢痕形成,或者是某些因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最常见。 能引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所以,如果出现心绞痛,一方面要进行对症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对能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