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眼角部位,分泌物增多的情况,考虑可能为以下几种疾病,比如结膜炎,眦角炎或者是泪囊炎。结膜炎这种类型的疾病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并且只要进行相关裂隙灯检查,即可确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者是抗过敏等等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泪囊炎的情况,大多数患者还会伴随有流泪的表现,一般在内眼角处有明显的分泌物增多,进行泪道冲洗的检查可以确诊。如果为急性泪囊炎,可能需要通过抗生素类型的药物消炎治疗,配合切开引流的方法,如果是慢性泪囊炎,大多数患者需要考虑鼻腔泪囊吻合术来治疗。
眼袋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的状态及原因来确定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比如是由于下眼睑脂肪比较厚的因素导致的,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小的青年人容易出现,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的方式去除部分脂肪来达到眼睑不臃肿的效果。 如果是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松弛的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考虑进行手术的方式,单纯去除皮肤达到外观比较紧致的效果。对于轻度的眼袋的情况,可以考虑改善用眼习惯,适当的进行热敷,理疗等等方式。
如果出现了眼部的疼痛的情况,尤其是在眼睑部位的话,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感染的因素导致的,比如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的情况一般会出现肿胀,伴随有发红的表现,患者如果形成了脓肿的状态,会出现明显的局部隆起,并伴随有剧烈的疼痛。进行检查,如果已经完全的形成了脓肿,可以考虑切开排脓。 如果是病毒感染,会出现眼睑部位的水疱、丘疹等等,考虑可能是带状疱疹,或者是单纯疱疹感染。需要尽早的使用抗病毒类型的眼膏类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恢复的时间至少要1到2周。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包括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其主要原因包括,比如先天遗传因素,或者是后天角膜,晶状体炎症,外伤或者老化的因素导致的,其屈光改变本身和屈光不正的近视以及远视属于两种概念。 所以如果存在有300度的散光的情况,应该先明确是近视散光还是远视散光,并确定其轴位,就可以考虑进行验配眼镜,如果是300度的近视散光或者远视散光,相对来说度数比较大,应早期佩戴眼镜或者进行手术等治疗。
萘敏维滴眼液本身有一定的成分,比如说马来酸氯苯那敏以及盐酸氢甲唑啉等等,主要的效果是抗过敏以及收缩血管。比如患者出现眼睛发红,伴随有眼睛痒等不适,多数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因素有关。 使用这种类型的眼药水,可以短期内将发红的眼睛变为正常状态,但是药效过了之后会出现再次发红。有一定的抗过敏的效果,但是其抗过敏的效果比较弱,这种类型的药物不能长期的使用,建议谨慎使用。
近视的情况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习惯不好导致的,短期内的近视的状态,只要通过改善用眼习惯,是可以恢复的,在这个时候使用近视治疗仪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原则上是以改善视疲劳为主。 所以,其实即使不使用近视治疗仪,假性近视也有恢复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用眼习惯持续不能达到好的状态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在真性近视的阶段,使用任何类型的产品都是无效的,只有通过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来提高视力,同时还可以避免近视度数的进一步的加深。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的相对中央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感光最敏感。如果黄斑区有出血的情况,会出现明显的中心视力下降,患者可能还伴随有看东西变形,变暗等表现。 黄斑区出血的恢复时间,根据出血量以及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治疗有关,一般考虑还需要确定引起黄斑出血的原发病,比如,如果是由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因素导致黄斑区出血,可能还伴随有黄斑水肿。 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黄斑区出血,出血的量可以有很大的区别,早期的使用抗ve gf类型的药物会有明确的帮助,具体还建议患者早期就诊。
泪河高度,是能反映具体泪液分泌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原则上泪河高度如果过低,考虑有可能与干眼症的因素有关。 但是具体还需要进行其它的相关检查来进行鉴别,比如说泪膜破裂实验,泪液分泌实验等等,如果所有的项目均低于正常值考虑,可确诊干眼症。主要的治疗是,使用人工泪液类型的眼药水,对于比较严重的干眼症患者,或者同时伴随有口干的情况,应进行风湿免疫科的检查,排除干燥综合症。
在视力表上从上往下,从4.0到5.3,其中5.0的状态为正常的视力,5.1是比5.0相对更小的一行,如果患者可以看到5.1,并能全部识读,说明存在有比较清晰,好的中心视力。 对于如果存在有视力下降,也就是小于5.0的这种情况,应该尽快的确定原因,比如说是由于屈光不正的因素导致,还是由于眼部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因素导致,验光,裂隙灯等等检查非常有必要。
正常人的视力状态,应该是在1·0以上,也就是5·0以上,这是两种区别的视力表。1·0以及以上的视力,可以说明多数患者是视力正常的状态,但是只能反映中心视力。 如果目前的视力只有0·8,考虑存在有轻度的视力下降,最好是先明确具体的原因,比如说是否有屈光间质的混浊,如角膜,晶状体等疾病,或者是存在有视网膜疾病,虹膜疾病。部分患者如果没有存在任何的问题,仅视力只能达到0·8,可以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