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脏导致的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 导致心肌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此外细菌、真菌、螺旋体等也可以导致心肌炎的发生,但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心肌炎会导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发生晕厥,甚至有可能会发生猝死。 发生心肌炎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大部分预后比较好。

心肌炎能活多久要看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大部分患者发生心肌炎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不会对自然寿命造成影响。但是有些人会发生爆发性心肌炎,整个心脏都会受累,可以出现心力衰竭或者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时有猝死的风险。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也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导致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 心肌炎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后要注意休息,给予对症治疗。

心肌损伤的原因有心肌梗死和心肌的感染性疾病等,治疗的措施包括开通血管和对症治疗。 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损伤,发病后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的开通堵塞的血管,增加心脏的血流,防止发生大面积的心肌坏死。心脏发生病毒、细菌等感染会发生心肌炎,心肌炎的患者要注意休息,给予对症治疗,防止出现后遗症。 导致心脏损伤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外伤、肿瘤,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心力衰竭要给予减轻心脏的负荷治疗。 心力衰竭的患者要给予扩张血管的药物和利尿药进行治疗,通过减轻心脏的负荷来增加心脏的射血能力,增加心脏的泵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同时要给予基础的抗血小板或抗凝的治疗,有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补充电解质。 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避免大量饮水,积极的预防呼吸道感染。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冠状动脉疾病,可以给予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治疗,病情特别严重的可以植入支架;心脏瓣膜疾病导致的心肌缺血,要治疗瓣膜病,严重的瓣膜疾病可以进行瓣膜置换;贫血也可以导致心肌缺血,要给予补血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给予输血治疗。 发生心肌缺血要先明确病因,同时可以给予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原发疾病是治疗的基础。

心肌缺血是心脏供血减少,导致心脏供血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1.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的狭窄,从而使心脏供血减少。 2.心脏结构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心肌相对缺血,比如心肌病等。 3.快速型心律失常也可能会引起心肌供血减少,而且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导致心脏缺血加重。 对于心肌缺血,首先要改善缺血的症状,同时要查找导致缺血的具体原因,治疗原发疾病,改善供血。

心肌缺血能活多久要看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心肌缺血,如果是轻度的心肌缺血,一般病情不严重,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比较长。如果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疾病、或者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病情就比较重,随时有可能出现突然的进展,可能有发生猝死的风险,生存时间可能会明显的缩短。 单凭心肌缺血并不能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要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合并症等。

心肌桥就是部分冠状动脉覆盖在心肌之下。 心肌桥是由于冠状动脉被心肌所压迫,在心脏收缩的时候,冠状动脉的供血就有可能会减少,甚至完全中断。心脏血管被压,就会导致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心脏收缩的次数越多,冠状动脉被压迫的症状越重,就会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患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的症状。 心肌桥的治疗以减慢心率为主,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心肌桥患者能活多久要看心肌桥的严重程度。 心肌桥的发生和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是部分冠状动脉血管被埋藏到心肌之下,当心脏收缩时会导致血管腔变窄。轻度的心肌桥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影响生存时间。如果被压缩的冠状动脉比较长,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动脉,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可能会对生存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 心肌桥患者要以控制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的治疗为主,严重的患者要进行手术治疗。

心肌酶谱高是由于心肌坏死引起的,少数患者可能是肌肉溶解导致的。 首先,心肌酶位于心肌内,心肌发生坏死后就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液检测时就会出现心肌酶谱的升高;其次,心肌酶谱升高最常见于心肌梗死和心肌炎;再者,肌肉损伤也会导致心肌酶谱的升高,但是主要以肌酸激酶升高为主。 心肌酶谱升高的患者,要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检查,要考虑心脏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