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表现为活动后的喘息,可伴有下肢水肿等。 慢性心衰的患者表现为慢性的肺淤血,休息时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活动之后缺氧的症状会加重,表现为活动之后的喘息。慢性心衰会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患者可以出现下肢水肿,同时会伴有肝脏淤血的症状,长期慢性心衰的可能出现肝硬化。 慢性心衰要以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为主,控制好饮食,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慢心律又叫美西律,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慢心律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心脏内的异常传导。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对心脏传导细胞的动作、电位造成影响,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慢心律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好,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没有效果。平时使用时要掌握好适应症,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不能使用慢心律。服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脉率和心率的区别是:检查的部位不同。 脉率和心率都是由心脏跳动形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心率和脉率是一致的。脉率主要通过触摸周围动脉来进行测量,心率通过心脏听诊或者是心电图进行检测。心脏每跳动一次,会形成一次心跳和一次脉搏的跳动。但是,当发生房颤时,心率和脉率就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心率要快于脉率。 对于心脏病的患者,心率和脉率要同时进行测量,避免出现心率的差异。
脉搏和心脏跳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 脉搏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血管搏动,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一致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的次数来了解心率。但是,少数人如果出现了异位的心律,比如房颤,会导致心率和脉率不一致,脉搏的次数要少于心跳的次数。房颤是出现了心房的颤动,有时心脏收缩时射血量比较小,不能形成有效的搏动。 测量脉搏时要注意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注意心率脉率,同时测量。
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主要用药。 常用的药物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呋塞米和托拉塞米属于比较强的利尿剂,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能够快速通过利尿作用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衰的症状得到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口服利尿剂,以保持病情长期稳定,防止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服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定期复查电解质,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利伐沙班可以用于房颤的治疗。 利伐沙班属于一种抗凝的药物,能够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心房内的血栓,起到预防动脉栓塞的作用。房颤多伴有左心房的增大,左心房增大后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在左心房之内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有发生动脉栓塞的风险。利伐沙班通过抗凝的作用,减少或者避免左房内形成血栓。 利伐沙班对于控制房颤,没有直接的作用,主要用于房颤导致的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性高血压,多以单纯收缩压升高为主。 老年人高血压和身体老化有关,年龄增加以后,体内的动脉血管弹性会降低,不能对血压进行有效的调整,导致血压水平升高。动脉血管弹性降低主要影响收缩压,会表现为收缩压的明显升高,而舒张压大多正常。 老年性高血压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比如脑出血、脑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合理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水平平稳。
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很多,临床上发生率最高的为窦性心动过速,有些患者属于异位心率,比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脏本身的耗氧量,发生心肌缺血,有可能会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 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要注意查找病因,并给予及时对症治疗。
快速缓解心慌气短、胸闷的方法是休息、吸氧、改善心肌供血。 心慌胸闷、气短考虑出现心肌缺血,患者发病时要立即休息,同时给予吸氧的治疗。症状明显的给予改善心肌供血的治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有助于缓解症状。症状如果特别的严重,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静脉泵入硝酸甘油等药物,能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供血。 心慌气短、胸闷要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快速房颤是指房颤伴有较快的心室率。 房颤属于一种异常的心律,有一部分患者为快速的房颤,快速房颤会导致患者心脏的耗氧量增加,会影响心脏的射血功能,长期快速的房颤会导致心肌疲劳,加重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快速房颤的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以控制的心室率为主,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进行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 房颤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主要的方式是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