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恶化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或者说是感染诱发。 感冒后,许多病人体内会出现病毒,对黏膜造成刺激,或导致肺功能水肿、肺渗出增多,这些都会导致肺脏肺道弥散功能的丧失或减弱。当心脏功能不好时,患者的肺本身就是多血的,肺的呼吸功能受限。感染增加时,氧气通过距离会变长,导致体内氧气含量进一步下降,从而出现心力衰竭恶化的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为很多患者会从上呼吸道感染逐渐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出现细菌性肺炎,导致临床症状恶化。
茶,特别是淡茶,我们不禁止,病人是可以喝的,主要控制总量就好。但对于心率控制不达标的病人,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要求60~70次/分钟,如果心率偏快,且对茶或咖啡比较敏感,这些人群就不要接触茶叶或咖啡了。特别是休息不好的患者,喝了茶和咖啡更影响休息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喝茶或喝咖啡。 因此,希望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茶一般不禁,咖啡也不是说严格要避免,主要还是根据病人自己的整体耐受情况来决定。
房颤本身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严格来说,房颤与猝死的关系并不密切,不像室性心律失常那样与猝死关系密切。 然而,如果房颤的心率过快或过慢,例如慢到44以下或快到160至184以上,这种房颤会诱发心脏的基础疾病,甚至可能导致循环崩溃,从而引发患者死亡。 因此,房颤可能快也可能慢,可以诱发心脏更多的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和控制。
房颤患者分为两类: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 瓣膜性房颤包括二尖瓣中度以上狭窄或瓣膜置换后的情况,如机械瓣置换或生物瓣置换,这类患者必须进行抗凝治疗。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需要进行卒中风险评分。根据最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标准,男性超过1分至2分,女性超过2分至3分的患者,都需要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心房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卒中的发生,这对患者的致残和致死风险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整体全身肌肉功能逐渐下降,肠道功能和平滑肌功能同样会受到影响。 便秘患者肠道蠕动减少,腹部用力增加,这对心脏储备功能不足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对心脏基础条件差、射血分数低的患者有生命风险,可能导致临床猝死。 因此,心力衰竭患者需积极保持大便通畅,摄入纤维素,进行康复训练,以有效维持肠道功能。
心血管疾病患者,无论是心衰还是冠心病,情绪激动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电图不稳或血管功能障碍。 保持情绪稳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非常重要,因此他们需要自我控制情绪,尽量避免大悲大喜等明显的情绪波动,以防止情绪变化诱发心功能加重或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