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1983.08—1985.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小儿外科住院医师;1988.08—1990.08:北京国防科工委总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1994.08—2000.08: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2000.08—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科研工作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来,擅长胸壁畸形的微创诊治;胸腔镜等微创手术、肿瘤、气胸肺大疱、重症肌无力等诊疗。业务技术全面,基本技能扎实,临床功底深厚。特别擅长胸外科微创手术,特别是各种复杂、疑难胸部肿瘤(肺、食管、贲门、纵隔肿瘤及肺转移瘤等)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具体包括肺癌、贲门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及相关各区站淋巴结的彻底清扫;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包括胸腔镜下肺叶切及复杂的袖状切除手术;独创的单孔软式胸腔镜治疗恶性顽固性胸水;各种良性胸外科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减容手术、气胸肺大疱切除、手汗症、贲门失驰症、食管裂孔疝的微创手术治疗;各年龄的漏斗胸微创矫治术;外伤性多根多段肋骨骨折的胸廓内固定术;各种胸壁疾病如胸壁结核、肿瘤的手术治疗;各种膈肌疾病如膈疝,膈膨升的手术治疗,等等。熟练操作纤维食管镜及支气管镜,进行内镜下的各种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对吻合口瘘的生物胶封堵及气管与食管的记忆金属支架置入。较早开展微创胸外科手术,如经胸腔镜和腋下小切口入路治疗气胸、顽固性胸水、巨大与多发性肺大疱、以及肺叶与纵隔肿瘤切除、胸腔淋结活检等;开展肺减容手术治疗肺气肿、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内腔镜下记忆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及气管狭窄、食管吻合口狭窄扩张等,以及晚期食管癌、肺癌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程序性综合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主持过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肺癌大样本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414例报告》、《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P53蛋白表达的临床相关性研究》等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访问欧美著名大学及胸部肿瘤及胸外科临床医疗单位,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目前致力于胸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胸壁畸形的临床基础及应用研究。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贲门癌、气胸的治疗。
擅长:临床工作重点在于胸部肿瘤,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
擅长: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开展胸外科良、恶性疾病的诊疗工作。目前主要进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此外还开展气胸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镜治疗。致力于胸外科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相关问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外科手术为基础的胸部肿瘤综合、个体化治疗;微创食管癌、微创肺癌、微创纵隔肿瘤的诊疗等。对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有着深厚的肿瘤学功底,重视多学科综合治疗,以使患者长期生存为宗旨实施个体化治疗,并获得良好疗效。外科手术以微创(VATS)为主要业务:1VATS肺叶切除/肺段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选择性淋巴结清扫、VATS肺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VATS纵隔肿瘤切除等,科学的术后管理,实现胸
擅长:历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胸外科副主任。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医疗工作数十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基本理论扎实,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胃食管交界癌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独特见解。精于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胃代食管,空肠代食管,结肠代食管术),肺癌各种切除术(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袖状支气管切除术),胸腔镜微创外
三级甲等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本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党校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育新花园小区(第二门诊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海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