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消化系统肝胆胰及胃肠道病变、泌尿生殖系统病变的磁共振诊断和鉴别诊断。
社会职务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一届腹部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腹部专业亚学组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河南学组组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磁共振功能成像对小肝癌的诊断研究》、《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2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磁共振不同扩散模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研究》1项。在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获中华放射学杂志第六届刘玉清院士优秀论文三等奖。参译影像学专著3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要著作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译影像学专著3部业务经历199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普放、CT、介入、MRI工作近30年。2007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1999年度、2007年度、2010年度、2013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工作者。1985年至1994年在开封淮河医院放射科工作。1997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在放射科普放和CT室、介入病房、磁共振科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担任本科及本硕七年制学生课程,业务全面,擅长疑难病例的诊断。目前致力于腹盆部(消化系统肝胆胰和消化管、肾脏、男性前列腺、女性子宫及卵巢等)病变的MRI诊断,尤其是肝胆胰和消化管磁共振成像研究,成功开展了磁共振小肠造影。获院级教学优秀奖,教学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优秀工作者。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普通门诊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三级甲等
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