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4类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甲状腺结节大小,分级是4A、4B还是4C,恶性程度,同时要参考甲状腺活检,即细针穿刺结果决定。 如果是恶性甲状腺结节,必须进行手术;如果甲状腺结节比较小,而且是良性,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定期复查、中药调理;但如果结节比较大,引起周围气管等的压迫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按照指南可以分为五级,甲状腺二级结节,在临床上是良性病变,不是很严重。 甲状腺二级结节结构相对比较好,周边没有大血管,而且结节的纵横比小于1,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但是对于二级的患者,要注意中药调理、定期复查,还要查甲功五项,明确是否合并甲亢或者甲低。
甲状腺结节能否变小,主要取决于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大小。 一般来讲,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结节在2cm以下、没有钙化、界限清楚、结构未紊乱、周边没有大血管,大部分可以经过饮食、中药调理等变小。 但是,恶性甲状腺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一般不会变小。
胆囊炎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1、急性胆囊炎:临床上80-90%的急性胆囊炎病人有结石,所以这部分病人都需要手术治疗。 2、非结石急性胆囊炎: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饮食、中药治疗等。如果出现严重感染或严重并发症,或者高危病人,比如年龄较大且合并基础疾病,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引流。
胆囊炎饮食禁忌如下: 1、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少吃动物脂肪,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调方法尽量使用炖、煮、蒸等。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要少吃鸡蛋黄、鱼子、动物肝脏和猪脑等。 3、不要吃纤维素多的食物:纤维素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引起胆绞痛发生。 4、禁食刺激性食物。
胆囊炎的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证候决定。 针对胆囊炎最常见的中成药是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 胆囊炎大部分合并有胆囊结石,所以还可以配合排石汤、化石汤等,但是要注意有些泥沙样结石或特别小(<0.6cm)的结石,很容易排到胆总管引起梗阻,造成剧烈的疼痛或者感染。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升高具有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女性比例较多;一个是从事脑力劳动职业的人发病率增高,所以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要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升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因此一定要关注此病。
慢性胆囊炎不能喝酒,需要戒酒。 酒精会刺激胆囊,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和排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使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使胆囊炎症状更加严重。 另外,喝酒对肝脏会造成损伤,使肝脏分泌的胆汁减少,或者胆道排泄功能出现障碍,进一步加重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不建议胆囊炎患者抽烟。 香烟中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烟碱,当患者抽烟时,尼古丁和烟碱引起患者血管痉挛,导致全身或局部缺血,特别是急性胆囊炎病人,本身胆囊血管的痉挛或者缺血就比较严重,抽烟会进一步加重胆囊缺血,炎症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胆囊坏疽或者穿孔。 所以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尽量不要抽烟,最好戒烟。
如果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首先要做的是禁食禁水,常用的药物有: 1、解痉止疼药物:减轻疼痛,常用M受体阻断剂,比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2、营养支持治疗:由于需要禁食,所以要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治疗。 3、中成药治疗: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等。 4、抗炎药物:如头孢类药物等,控制疾病的症状和控制感染。
大部分胆囊炎在发作时都有一定症状。 胆囊炎发生时,会引起病人消化功能异常,出现恶心、呕吐、厌油等不适症状。主要是由于胆囊炎引起的胆囊收缩功能和排泄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减少。 另外,如果胆囊炎比较严重,也会引起上腹部疼痛等不适。情况严重会出现感染症状,比如寒战、发烧等。所以胆囊炎要严格控制饮食。
针对晚期肝癌,各个治疗阶段有着不同的中药方剂: 1、围手术期:治疗原则是理气、疏肝、健脾,常用方青附金丹加减。 2、术后:治疗原则是扶正、健脾、养血,常用归脾汤加减。 3、康复期:治疗原则是疏肝、健脾、扶正,常用逍遥散加减。 4、姑息期:主要是减毒,延长生存期。治疗原则是养阴、软坚、化瘀等。
肝癌晚期患者腹水治疗方法有: 1、应用利尿剂:西医方面最常用是利尿剂常规治疗。但要注意利尿剂剂量以及需要采用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法。 2、腹腔灌注化疗:严重腹水,可以把化疗药物注入腹腔,使癌细胞减少。 3、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4、中医治疗:对不同的病人辨证施治,进行利尿护肝治疗。
从临床角度来讲,胆囊炎很少会引起腰疼症状。 轻度胆囊炎一般没有典型症状,或仅有上腹部的闷胀不适,主要是饱食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引起。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放射在后背及右肩部,不会出现腰疼。 如果出现腰疼,要进一步进行查体,以排除相应的脊柱方面疾病,或者肾结石、泌尿系方面的感染。
肝癌晚期是否需要进行白蛋白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我国,肝癌大部分都有肝病基础,在病人白蛋白的合成降低,从而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病人腹水、营养状况差或全身水肿等,这种情况下给予白蛋白,可以纠正病人的低蛋白血症,减轻病人水肿和提高病人免疫等。 但是输注白蛋白时,要注意并发症,滴速要慢。
肝癌晚期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下: 1、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轻度疼痛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度疼痛,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要联合吗啡、哌替啶等强阿片类药物。 2、介入治疗:比如神经阻滞方法和皮质切除等。 3、中医镇痛治疗:中药治疗、敷贴疗法、穴位注射等。
肝癌发生骨转移,单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肝癌骨转移靶向治疗常联合双磷酸盐药物、地舒单抗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迟骨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减轻病人疼痛。 除此之外,放疗可以提高肝癌骨转移骨痛缓解率。同时,对于肝癌骨转移造成脊柱不稳定等各方面并发症,也可以手术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癌来说,有非常好的疗效。 一方面,介入栓塞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生存期获得延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期治疗使部分的中晚期肝癌得到手术的机会,获得更好的治疗。 对于中晚期肝癌来说,因为没有手术机会,首选的就是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的灌注化疗、或肝动脉的栓塞、或经导管栓塞加化疗进行治疗。
近十年来,肝癌靶向治疗效果取得良好的突破。 目前,靶向治疗是肝癌全身系统治疗的主要组成成分。肝癌靶向治疗有很多方案,这些年不同中心进行不同的探索,使靶向治疗的规范化得到完善,比如哪些病人需要一线靶向治疗,哪些病人需要二线靶向治疗。同时,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治疗等,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肝癌晚期目前可以治愈。 目前,肝癌的药物治疗进展非常快,一方面是多种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另一方面是介入栓塞等局部治疗,各方面综合,可以使很多肿瘤患者获得肿瘤切除的机会,所以部分中晚期肝癌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