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宏峰,现任北京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六年制)。1992年-1993年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心血管外科进修学习。1997年-1998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心胸外科学习。2002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短期访问学习1998年回国后,逐步开展了胸腔镜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国内率先参与并开展了自体桡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开展了内窥镜获取搭桥血管材料技术,更加减少了冠脉搭桥手术的创伤。除常规手术外,对于中央型肺癌累及一侧肺动脉的病人,开展了体外循环下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存率;对于中央型肺癌累及中间段支气管或肺动脉的病人,开展了支气管袖状切除或肺动脉袖状切除手术,即切除病变肺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又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目前普胸方面手术主要为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及全肺切除术;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弓上、颈部吻合及结肠代食管术;重症肌无力扩大胸腺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心血管方面手术为各种形式的冠脉搭桥术、瓣膜成形或置换及各种先心病矫治手术,还开展了胸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与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技术合作,协助开展心胸外科工作。在上述医院已完成数百例心胸外科手术。承担北京大学医学系和口腔系心胸外科基础理论教学及临床教学任务,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目前仍承担及参与部级、局级科研课题、院内科研课题多项。作为课题主要完成者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十余项局级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奖。发表《常温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下组织摄氧的研究.》、《桡动脉获取技术及对前臂影响的探讨》、《术前急性放血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组织供氧与摄氧的影响》等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了《中国老年医学》著作的编写。近年来的文章及学术著作:1.常温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下组织摄氧的研究2.胸内手术术后管理经验谈3.心肌梗死并发症及晚期冠心病的外科治疗进展4.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在老年心脏手术病人中的应用5.肺内孤立小结节病灶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6.术野积血回输技术7.桡动脉获取技术及对前臂影响的探讨8.老年食管贲门癌9.食管穿孔10.老年体外循环11.术前急性放血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组织供氧与摄氧的影响12.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其治疗13.Allen’s实验和超声检查在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14.不同保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效果的实验研究15.桡动脉血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16.微创伤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近年来所获科研和新技术嘉奖: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局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局级新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普通门诊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擅长:胸外科微创手术(Davinci机器人及常规胸腔镜手术)及胸部肿瘤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包括:肺癌、肺结节、胸腺肿瘤、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纵隔肿瘤、肺大疱、气胸、胃食管返流病及食管肿瘤手术;胸部疾病的内镜下磁导航(ENB)微创诊疗;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擅长:擅长处理胸外科各种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重症肌无力、纵膈占位等疾病的诊治,对上述疾病的手术治疗非常熟练,尤其擅长对上述疾病进行微创的胸腔镜手术。
擅长:主要临床工作有肺部各种疑难病症,食管贲门的各种良恶性疾病,胸壁纵隔肿瘤以及心脏血管等疾病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胸部外科和胸腔镜外科及纵膈外科手术成绩突出。
擅长:括①肺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③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及临床研究。④胸腔镜胸部疾病的微创治疗。⑤晚期肿瘤的微创姑息治疗。
擅长:擅长各种复杂的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肺叶全肺切除术,各种纵膈肿物切除等手术。包括颈胸腹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贲门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等复杂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小切口胸腺切除术。对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大血管置换等手术具有丰富的经验。
三级甲等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