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友,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1963年11月出生,湖北蕲春人,198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工作。1988年考取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老一辈放射学家颜小琼教授。1991年毕业后到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工作至今。现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湖北省胰腺病学会第一届常委、湖北省放射学会第六届常委、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市放射学会第八届常委、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大型医用设备评审专家、湖北省及武汉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常务副总编、《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研究》编委、《湖北放射学通讯》编委、《医学影像临床与工程》编委、他曾获得过武汉市劳动模范(第十四届)、武汉市科学和技术带头人(213人才)、武汉市硚口区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曾当选为武汉市硚口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武汉市硚口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武汉市硚口区第一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曾被骋为武汉市监察局第五届、第六届特邀监察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于2000年出版了本研究领域第一本学术专著《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前会长陈可冀院士对这本专著给予高度评价,并欣然为本书作序。由张东友主任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有关概念和理论,经过十余年不断完善和补充,已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先后于2009年和2012年编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临床影像诊断学》(编者)和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本科生教材《影像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其它四部“十二五”规划本科生教材《医学影像学》及《骨伤科影像学》等,也特邀他担任副主编,编写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有关内容。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启动,截止9月底,他又获邀参与两部教材编写(均被聘为副主编)。网络百科如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等有关“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词条解释均源自他的研究资料。
在此基础上,他从2006年起还尝试在针刀医学与影像学结合领域进行探索,也获得丰硕成果。2011年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本科生教材《针刀影像诊断学》特邀他领衔主编,该教材已于2012年7月出版,目前已列入全国中医药院校针刀医学专业必修课程。
近年来为提高各地同行从事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能力,他先后主持召开七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主持召开第八~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为抢救保存专委会史料,他极积策划,多方联络,收集资料,并亲自编写大型史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编年史》。在此基础上他还亲自策划制作视频记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医学影像专委会编年史》,为进一步扩大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科的学术影响,他极积策划,多方求助,2014年3月和2015年3月由他主管并亲自维护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zxyyx.dic120.com)和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zjyx.dic120.com)分别成功上线。网站的成功上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目前已成为专委会的重要宣传窗口,对各地开展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张东友教授为推动学科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并被《中国放射百年史》收录记载。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到宫腔、输卵管和盆腔的部位,然后
三级甲等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总院),武汉市发展大道1号(汉西分院),洪山区石牌岭路石建村洪达街2号(武昌皮肤门诊部);汉阳区王家湾二桥街玫瑰街37号(汉阳皮肤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