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育龄,曾任北京胸部肿瘤研究所外科主任、副所长,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协技术开发部及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抗癌基金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针灸学会常委,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现任胸外科、电化疗科专业首席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室主任,胸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委员会顾问。中国医师协会委员,国际生物闭合电路学会副主席,日中医学协会顾问。
学习工作经历: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前苏联医科院医学博士。辛育龄为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对我国胸外科事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曾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并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高层胸外科人才,早在50年代初即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组建了胸腔外科并对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取得了显著成果。相继创建了北京胸部肿瘤医院,组建了胸外科培训中心,为全国培养了三百余名高级胸外科医师,帮助各省市建立胸外科。积极地推动了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创建了电化学治疗肿瘤和血管瘤中心,为治疗晚期肿瘤及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有效方法。举办150次培训班,为全国培养2千余名医师,将此治疗技术推广到国内外深受欢迎。还为国外培养了进百名专业技术人才,堪称桃李满天下,是胸外科的领军人物。
辛教授对科研工作极为重视,曾承担二十余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和部市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十八次。50年代初成功地应用肺切除技术治疗了数百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咳血的病人,获卫生部技术革新奖。60年代研究成功支气管黏膜外缝合法、支气管袖状切除吻合法、食管癌切除纵隔内吻合法获国务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70年代率先完成两例人体肺移植,为我国开展脏器移植提供了经验,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还率先研究针刺麻醉做外科手术并成功地施行了千例针麻肺切除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工作,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同重庆二军医大创伤所合作研制成快速血管断端吻合器获第13届世界科技博览会银杯大奖。80年代主持我国各民族的白细胞分型调研工作,并创建了我国LHA细胞系库,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领导中西医结合研究组从事中药克癌7851的研制工作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还主持了人肺癌单克隆抗体ALT04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诊断以及大网膜移植治疗慢性脓胸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分别获卫生部和北京科技成果二等奖。同时研究成功电化学治癌技术和直流电治疗仪,治疗了万余例不能接受手术或放化疗无效的中晚期癌症病人,有效率达70%。以上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核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90年代开创了电化学治疗先天性海绵状血管瘤的新方法,已治疗1390余例血管瘤病人,有效率达92.5%,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上述治疗技术曾推广到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格鲁吉亚和波兰等国。获1998年第四届国际电化学大会创新奖和国务院颁发的2002年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曾发表医学论文150余篇,中英文电化学治疗肿瘤专著5册。
曾被选为第六、七届北京市人大常委和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生,全国百名优秀医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擅长:擅长对冠心病,风心病,小儿先心病,以及外周动静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
擅长: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自体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成人血管畸形的治疗。
擅长:擅长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手术及微创治疗,对自体或人工血管动静脉瘘、复杂动静脉造瘘、腹膜透析置管等透析通路的建立有着丰富临床经验。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腔镜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016年12月,作为中日友好医院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团队成员,成功开展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擅长:1.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擅长于多种微创方法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包括大隐静脉激光治疗、腔内射频治疗,Trivex透光旋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不同曲张静脉特点选择针对性微创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面向尿毒症患者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尤其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建立自体或移植物血液透析通路,以及血液透析通路流量不足及闭塞的再次干预治疗。3.颈动脉狭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预防脑梗死,包括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4.下肢动脉缺血:应用腔内介入技术或开放手术治疗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变,改善下肢血运,降低截肢风险。5.肾动脉狭窄:治疗难治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应用支架置入技术,微创治疗,有效改善血压及肾脏血运。
三级甲等
朝阳区樱花东路2号(本部);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西区舰船院区);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7号(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