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肝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调节、均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高胆固醇的食物。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主要有酒、咖啡、浓茶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黄油、猪肝、鸡蛋等;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饮酒要适量,大量饮酒对肝脏有很大的损伤;尤其是合并有乙肝的病人,一定要避免饮酒。另外,要避免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饮食,这样容易导致脂肪肝。 第二,在生活习惯方面,要规律作息,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给身体带来负担,从而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在运动方面,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胆管出现堵塞,主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胆管结石造成胆管堵塞以后,有一部分病人会表现上腹部的疼痛,同时疼痛可能会向背部放射。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皮肤、巩膜,还有小便发黄,还有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的症状。对于这部分病人,建议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喝水,注意休息,建议及时到医生处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第二,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痛性的黄疸,就是没有任何疼痛的表现,但皮肤巩膜,还有小便发黄,有可能会考虑是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的堵塞,也是建议要及时到专科医生处进行就诊。 第三,还有一类病人,也是胆管结石的病人,却比刚才的患者表现得要更重一些,可能会出现有胃寒、发热,同时合并有黄疸,甚至更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中毒症状,有休克的表现,血压降低,甚至表现出神志淡漠、嗜睡等等这些表现。对于这部分病人,要考虑是不是发生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这部分病人的病情更重,建议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胆管结石是否可以排出来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胆管结石,一般来说是很难排出体外的,但也存在排出去的可能性。如果胆管结石的直径比较小,比如小于0.3厘米的胆管结石,有可能通过药物可以排出去,但临床上一般不建议通过口服药物来排除结石,因为在口服药物排石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诱发胆管炎,甚至胰腺炎等并发症。 临床上如果患者有胆管结石,一般建议到相关的医院进行诊治,根据患者结石以及身体的情况来选择治疗方式。有可能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也有可能采用内镜取石等手术方式。具体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结石大小,还有身体的状况以及各个医院的手术、医生的经验、手术的条件等来综合决定。
胆结石手术的标准手术方式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开腹方法,另外一种是腹腔镜微创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目前已经成为胆囊结石手术的金标准手术方式,是针对胆囊结石开展最多的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可以微创摘除患病的胆囊。同时一并拿到结石,让结石性胆囊炎得到根治。而保胆取石手术,因为残留了患病的胆囊,容易出现结石的复发。同时,残余的胆囊有癌变的风险,大多数专家对该手术方式是持反对态度,仅有个别医院和个别医生选择性进行保胆取石手术。 但是,术后需要服药以及其他的一些综合的治疗。同时,术后仍然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
胆结石患者出现疼痛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第一,通过按压热敷的方法。按压、热敷疼痛部位,从而减轻疼痛,但是,这种方法只是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使用。 第二,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对于部分症状稍微重的患者,可通过解痉、镇痛、消炎利胆中成药来治疗。同时要清淡饮食,对于症状再严重的患者,甚至要禁食来达到减轻疼痛目的。检查化验发现血象升高严重,有明显感染的患者,可给与抗生素治疗,以上方法可缓解患者不适。 第三,对于胆囊化脓或者结石嵌顿患者,通过以上的治疗方法不能够缓解,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才能够缓解疼痛。
胆结石要排出体外,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胆结石通过胆囊管进入到胆总管;第二步,胆结石通过胆总管下端的开口进入到肠道;第三步,胆结石通过肠道到达肛门,最后排出体外。所有胆结石要排出体外需要经过上面三个步骤。 临床上一般不主张通过药物来排除胆结石,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胆结石排出体外前两个步骤都有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说第一步,胆结石通过胆囊管在排出到胆囊管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会引起胆结石卡在胆囊管里面,造成急性胆囊炎发作,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胆囊化脓;比如第二步,胆囊结石进入到胆总管,要从胆总管下端的开口排出到肠道的过程当中也很容易引起胆管炎、胰腺炎,甚至有可能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胆囊结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有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临床上一般不主张进行胆囊结石的排石。
临床上,胆囊可以通过吸收、分泌以及运动排空,从而发挥其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的作用。胆囊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同时还对胆道流体压力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胆囊黏膜每天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胆囊黏膜的作用,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第三,排出胆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乳化脂肪,帮助消化油脂类的食物,同时帮助肠道里面维生素K、钙和铁的吸收。 第四,在吃饭的时候,通过神经内分泌轴,可以调控胆囊,促进胆囊的收缩、排空。 以上便是胆囊的作用和功能,由此可知,胆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
如果患者胆囊炎发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第一,药物治疗,可以使用解痉药物来缓解疼痛,比如可以采用肌注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痉挛; 第二,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胆囊炎患者,往往需要禁食,同时要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和水的平衡; 第三,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可以按压肝俞,胆俞,脾俞穴或者是针灸疼痛部位,持续按压或者针灸一段时间,疼痛就可以得到缓解; 第四,调整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轻症患者可以进食一些清淡的饮食,而严重的患者,往往需要禁食; 第五,对于疼痛发作持续不能缓解的患者,往往考虑有化脓性胆囊炎,或者是甚至有胆囊坏疽的可能,这个时候根据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