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96年取得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资格,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呼吸ICU进修学习。通过一年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呼吸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诊治疑难危重病人的水平。较早接触到了重症病人的管理和救治体系,为从事重症医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01年取得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能够熟练进行危重病人器官功能监测及治疗的各种技术操作(安置漂浮导管、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引导下困难气管插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经皮气管切开等),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各种中毒、脓毒症、严重创伤、严重多发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等重症疾病的抢救治疗有很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年积极参加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精心备课,授课效果好,2003年被医学院评为“青海省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调至综合ICU工作,全面负责科室临床医疗及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加强科室的管理,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积极协调与其他科室之间关系,组织并参与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管理,使我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加强急救中心的技术力量,2005年调至创伤急救中心工作,负责急诊ICU的工作,在此期间,强化科室人员重症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先后开展了机械通气新技术、CBP技术、ICU镇痛镇静技术、强化血糖控制技术、容量复苏技术、药理性营养治疗技术等,在提升医院救治危重症病人的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3月选派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ICU学习一年。2008年获得急救、重症医学主任医师资格。2010年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调至重症医学科任科主任,参与并完成科研项目三项,现承担青海科技厅十五攻关科研项目《青海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的临床研究》,主持卫生厅科研项目《急性肺水肿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因子水平变化与肺动脉压关系的研究》,均在实施中。主持并完成《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压力释放通气在困难脱机中的临床价值》、《喉罩通气在紧急人工气道中的应用》等多个“三新”项目,被评价为国内、省内领先。撰写论文10余篇,多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多次被评为医院、医学院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青海大学先进工作者。2009至2010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主任。参加了2004年“欣佛”药物不良事件,2009年“甲流”疫情,海南兴海县“鼠疫”疫情,3.14玉树地震等多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吃苦耐劳,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医院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表彰,为高原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贡献。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擅长:从事与急、危重症医学多年。在诊治MODS、ARDS及脓毒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擅长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外科术后并发症,内、外、妇、儿科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救治。能够熟练进行困难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穿刺术,多种呼吸机模式临床应用,床旁血液净化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
擅长: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各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的血清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当人体的免疫
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常见的检测指标,也是反映胆汁淤积类疾病的辅
尿液中的管型(cast)是指蛋白质、细胞及分解物在肾小管、集
尿液中的结晶(crystal)主要来源于日常摄入的食物或盐类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
三级甲等
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