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细菌指数偏高有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肉眼能看到的血尿。如果是尿路感染,可以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抗感染药物治疗,疗程1~2个星期左右。治疗期间为预防疾病复发,平时在生活方面需要多喝水、勤排尿、不要憋尿,以及保持下体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
尿检细菌是阴性这说明检查结果是正常。尿检中里面的白细胞、红细胞都属于正常值之内,细菌数值也在正常范围值,各项指标都正常,检测是显示阴性。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含量在24小时之内小于150毫克,显示结果一般是阴性。显示阴性,可能通过治疗后,尿道感染已经达到了治愈。做尿检查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平时要清淡饮食,多喝水能促进排泄,对身体有好处。
尿常规里面的细菌的参考值一般按微升来定,在0~400微升之间。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尿检时细菌会超出正常范围许多倍,是这个正常数值的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这时应该注意个人的局部卫生。 如果尿常规里面其他指标正常,比如白细胞、红细胞等都正常,只是细菌这一项超出正常值几倍,通常是留尿的方法不对,留取不是中段尿或女性患者留尿时,没有清洁外阴,导致尿道口周围的分泌物混到尿液里面。
尿检细菌计数高有两个原因,一留尿的方式不对,二尿路感染。 患者在留取尿样的时候,应该选择中段尿。如果选择初段尿,可能因为外阴没有清洗干净,尿道口局部有细菌滋生,导致细菌混入尿液,从而尿液的细菌计数较高。 尿检细菌计数高,也可能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最常见的是急性尿道炎。如果只是有轻微的尿频、尿痛,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药物来控制,同时多喝水,多休息积极配合治疗。
尿检细菌正常值是0~70个每高倍视野。尿检细菌计数的正常值是0~400/Cfu,这两个指数是泌尿相关的数值。如果超出这两个数值,提示有细菌感染。 泌尿系感染有两种,一种是泌尿系感染,一种是尿路结石,这两种疾病最为常见,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潜血的症状。 如果是尿路感染,可以吃抗消炎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勤排尿,保持外阴干爽透气,勤换内裤,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尿检细菌7个/UL是在正常范围值之内,应该没有问题。 尿常规的正常细菌指数是0~400个/UL,检查的正常指数是0~72个/UL,这两个指标是泌尿性相关的指数。如果超出这个指标,就表示有细菌感染。临床中最常见的有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这两种疾病。 如果有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的会有出现肉眼能看得到的血尿,比如尿路感染的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抗消炎的药物来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多休息,多喝白开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尿检细菌23/UL,是在指标范围之内,应该没有问题。 尿常规的正常细菌指数是0~400/UL,尿检的正常值是0~72/UL,这两个指标是泌尿系相关的指数,如果超出这个指标提示有细菌感染。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这两种疾病最常见。 如果有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肉眼能看到的血尿。比如有尿路感染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消炎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多休息,多喝白开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早诊断早治疗。
尿常规尿检细菌180个,是在正常值范围之内,这种情况是没有问题。 正常细菌指数是0~400个,尿检的正常指数是0~72个,这两个指标是泌尿系相关的指数。如果超出这个数值,提示有细菌感染,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这两种疾病是最常见的。如果有泌尿系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肉眼能看得到的血尿。 如果有尿路感染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消炎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尿检细菌145/UL是不正常的。 做尿检时,通常不把尿液中的细菌作为检查的参考指标。正常情况尿液中是不存在细菌的。如果尿液接触到尿道外口,有时也会把细菌带入到尿液中。还有的患者在留取尿液标本时,如果是器皿、内裤等污染尿液标本,会出现尿液中细菌指数升高。 尿检主要看尿常规里面的蛋白和红细胞或者白细胞。确实有严重污染,需要进行尿液培养。细菌升高时,患者可能会有尿路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尿路感染,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检用中段尿,主要是因为检查的更准确。 尿液排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尿道口,尿道外口会有一些细菌,可能会进入到尿液中 。尤其是女性尿道口周围阴道的细菌,可能会进入到尿液中,一些炎性物质也可能混入到尿液中,这样会影响检查结果,出现尿液炎症假阳性的情况。 所以,建议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以及尿培养检查的时候都采用中段尿。这样通过前段尿把一些干扰因素排除掉,结果相对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