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咳嗽的病因有:1、外感。起居不慎、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时,六邪从口鼻或皮毛侵袭肺系而致。其它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表现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2、内伤。饮食不调,如过食肥甘厚腻等酿湿生痰;脾湿不运变生痰浊;情志不遂,气火循经犯肺,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中医的咳嗽咳痰的鉴别特点:1、咳声重浊紧闷多属实证、寒痰;2、咳声轻清低微多属虚、肺气虚;3、咳声低,痰稠色黄,多属热证;4、咳有痰声,痰多易咯,多属痰湿;5、干咳无、少痰,多属肺燥或阴虚肺燥;6、咳声短促,呈阵发、痉挛性,连续反复,为风邪和痰热;7、咳声如犬吠,伴音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
湿疹的常见证型有1、风湿热浸淫证。多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丘疱疹较密集,瘙痒较剧烈,抓破脂水淋沥等;2、脾虚湿蕴证。发病较缓,皮损为淡红色斑片、水肿、丘疹或丘疱疹、结痂、鳞屑,瘙痒,抓后糜烂渗出;3、阴虚风燥证。多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皮损粗糙肥厚,脱屑,表面有抓痕、血痂,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
长粉刺与脾胃湿热有一定关系。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毛囊皮脂腺疾病。粉刺的发生主要是先天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葵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的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粉刺的发生具体病因病机为肺经风热、湿热内蕴、脾虚湿盛、冲任失调、痰凝血瘀,脾胃湿热是其中一种病因病机。
脾气不足日久一定会造成体内湿气过重。脾喜燥恶湿,主运化功能:1、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大肠吸收的水液、肾气蒸化回吸收的水液一起经脾气转输于肺,由肺宣发肃降,输布于全身。2、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运转作用。若脾气不足则使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脾胃虚者在日常饮食禁忌:1、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空心菜、香蕉、西瓜、绿豆等;2、味厚滋腻,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甲鱼、牡蛎肉等;3、利气消积,易耗伤脾气的食物。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4、各种刺激性的食物。如烈性酒、浓茶、芥末等。
脾胃湿热的病因有:1、感受外邪。对阳盛体质者,湿气入体,与体内积热结合导致湿热。2、饮食不节。嗜酒、饮食上吃太饱、太油腻、不干净、不规律,易损伤脾胃,湿邪内生,日久导致湿热。3、情志失调。心情不好则肝气郁结,影响肝脏疏泄,气机不畅;忧思过多伤脾。两者均导致脾胃受损,影响脾胃运化,日久出现湿热。
脾胃湿热的患者可以喝茶,茶药性较温和,均可饮用:1、绿茶。清热利湿。2、荷叶茶。清热利湿,健脾助阳。3、陈皮、茯苓和山楂泡水。改善高脂、高糖、高盐饮食造成的脾经湿热。4、荷叶薄荷茶。荷叶排湿气,解乏,缓解食欲不佳。薄荷辛凉解表,发汗。5、菊花佩兰茶。菊花清热明目、发汗、疏风。佩兰去湿气,清热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