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丽红,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科室及职务:PETCT/MRI中心(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分子影像学科带头人
诊断专长: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精神等疾病的综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诊断;PETCT、PETMRI、PETCT/MRI新技术临床转化。
学术任职: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会员、北美放射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分子影响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核医学分会会员、中国科协第26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担任《Theranostics》、《EuropeanJournalofNuclearMedicineandMolecularImaging》和《PLOSONE》等12家SCI杂志的审稿人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级大课题5项。迄今共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文章18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最高影响因子15.038。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2篇。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1项,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共获批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PCT专利1项,美国专利4项。作为骨干和编写秘书参编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分子影像学》第一版和第二版,并参译美国英文版教材《分子影像学:理论与实践》,另参编影像教材、专著各1部。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擅长:①PETCT/MR数据采集及成像后图像处理;②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多模态成像技术。
擅长:①fMRI数据的图像后处理;②磁共振设备参数的优化与设计;③PETCT/MRI图像重建和后处理,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以提高临床和影像的疾病诊断水平。
擅长:PET/CT肿瘤影像、神经系统核医学。擅长胸部、消化及血液系统肿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分子探针组联合应用对老年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擅长:擅于用正电子核素、单光子核素、荧光染料、量子点、超声微泡、碳纳米管、金纳米颗粒以及各种基于无机或有机材料的纳米信号组件,标记多肽、适配体、抗体、蛋白质、病毒及细胞等,构建新型多模态分子成像探针及诊疗一体化探针。
三级甲等
本院(紫阳院区):湖北武汉武昌区张之洞路(原紫阳路)99号解放路238号;东院(光谷院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高新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