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焦虑、抑郁、失眠、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专业诊断、药物治疗及全病程管理,以及...
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对身体有副反应,但出现概率有个体差异性。 有的患者服药后没有任何反应,也有可能出现比较多的副反应。一般常见消化系统,如口干、口苦、便秘等。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副反应,如头晕、头胀、手抖、手震、心慌等。也可能有较重的副反应,如抽搐、过度兴奋。也可能会影响血液系统,引起白细胞减少等。
青少年抑郁脾气坏要分类施策。 有的人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有的人会出现冲动或伤人的行为,需要医生鉴别有没有达到躁狂发作的程度。 青少年抑郁症跟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完全不一样。 如果单是脾气坏,达不到双相躁狂的程度,可能需要寻找脾气坏是沟通出现问题,还是性格偏差。要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帮助患者进行疏导。
青少年情绪障碍睡眠增多,首先要判断青少年睡眠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青少年情绪障碍有青少年抑郁、青少年焦虑、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等类型。如果服用药物,是否为药物的副作用,要根据判断调整药物的治疗剂量。 除药物调整外,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缓解嗜睡或药物副作用。也可以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症状。
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到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多个方面。 生物学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如遗传、神经生长发育缺陷、神经生化等,主要是遗传。 其次是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来说,大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等事件也会诱发抑郁发作。 抑郁症的发生可能和青少年本身性格基础有一定的关系。
青少年抑郁症可能跟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会有不同: 1、低落情绪没有那么明显。 2、会有更多的躯体主诉,如觉得头不舒服,心慌、胸闷等。 3、情绪可能会更不稳定,容易因为生活琐事烦躁,会发脾气,甚至会易激惹,跟别人发生矛盾。 4、无助感、无望感,行为的冲动性会更明显,导致容易出现自伤、自残一些行为。
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核心症状跟附加症状。 1、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或愉悦感下降;疲乏感、缺乏动力。 2、附加症状有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容易醒;食欲下降,导致体重下降;头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低,消极悲观想法;性欲下降等。 3、达到不同核心加附加症状,抑郁严重情况不同。
让孩子避免抑郁情绪有以下几种方式。 1、学习科普知识,了解患者的特点、主要影响表现,孩子愿意讲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共情。 2、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感受,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想法。 3、做好双向沟通,对孩子的情绪会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 4、如果正接受药物治疗,父母要督促、叮嘱孩子按时服药。
典型抑郁症的情绪表现一般呈现晨重夜轻的规律,早上症状会比较明显,低落的体验也会更深刻。晚上的时候心情会放松一点。 但很多青少年的抑郁症患者,白天有同学陪伴,有学业要做,注意力被转移,情绪低落没有那么深刻的体验,抑郁情绪不明显,反而是独处的时候开始有抑郁的体验,觉得夜间特别难熬,会出现睡眠问题。
青少年抑郁的危害有: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会受到疾病的明显影响。得了抑郁症之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头脑反应慢,根本听不下去,学习成绩会受很大的影响,很多患者会选择休学。 2、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会选择自伤自残来缓解心情。 3、最严重的情况是导致青少年自杀。
容易哭不一定是抑郁的表现,还需结合持续时间、出现频率、严重程度综合判断。 如果哭泣持续时间较久,每天出现多次,且伴随其他症状,影响到社会功能等,可能会朝抑郁症方向发展。 如果只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想哭出来发泄,只要问题解决,情绪也就好起来。这种爱哭更多的是情绪化的表现,并没有达到抑郁症的标准。
抗抑郁药机制选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两类药物讲解。 1、SSRI类:抑郁症时,人体内五羟色胺的水平是低于正常水平的,服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就可以增加体内的五羟色胺的水平,从而起到抗郁的作用。 2、双通道的药物:对于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一定作用。
涉及到微笑型抑郁,或者称之为白领型抑郁。 此类患者在大众面前,或是在跟别人交往中,会保留礼节性的微笑,看起来是相对正常的一个状态,大家看不到他情绪很低沉的表现。但是独处的时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没有了笑容,完全开心不起来,甚至内心就体会不到愉悦、幸福,把流泪和心酸全部隐藏在没人的背后。
心理创伤对抑郁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诱因。 抑郁症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时候,容易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些负性事件,尤其是之前遇到的造成心理创伤的事件,甚至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完全考虑不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或者一些好的可能性,首先会产生一些负性的想法。
该问题涉及到青少年抑郁的发病原因,比如说家庭的问题、自身性格的问题等。 如果本身性格容易情绪化,又既往有过一些创伤经历,或者是家庭关系没有那么和谐,父母陪伴是比较少,甚至是父母父亲的角色缺失等等,会让青少年容易产生抑郁的体验,会容易缺乏安全感,增加抑郁症的发病几率。
青少年抑郁症不是躁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和躁郁症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具有低落的抑郁症发作情绪,又有很兴奋的躁狂发作一面两个极端。 青少年抑郁症只有抑郁的症状,没有躁狂的表现。但可能会发展成躁郁症,尤其是有阳性家族史,发病年龄较早,有自残自伤的行为等。
创伤后引发抑郁症可以做心理治疗。 首先要看创伤后有什么样的症状,如果患者明显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兴趣下降、失眠等,达到明显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甚至重度抑郁状态,这时要接受药物治疗,把情绪状态调整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同时,辅助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目前较常用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两种方法。
抑郁症的疗程要根据发作的形式、发作的次数而有所不同。 抑郁症急性期治疗需要一到两个月,巩固期治疗需要四到六个月,维持期治疗需要六到九个月。所以,治疗时间至少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 如果抑郁症反复发作,疗程有可能延长,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如果复发三次以上,总的治疗时间有可能10年以上。
青少年抑郁有可能会导致偏头痛。 有的青少年患者会伴随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痛、头胀、头皮发紧等,尤其是在情绪不好,或者是受到一些压力性的事件的时候。 青少年患者,抑郁的情绪有时不怎么典型,遇到这些压力性的事件,会用躯体不舒服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去做相关的检查都可能没有太大问题,更多的是情绪化的反应。
青少年抑郁症嗜睡要服用什么药物,首先要判断嗜睡是一种症状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引起。 如果是症状,可能需要增加抗抑郁药物,改善动力缺乏和疲劳感。如果是药物的副反应,要明确是哪种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对用药做出适当调整。 运动、晒太阳,还有多做感兴趣的活动,都会有所帮助。当然,有的活动不可取,比如喝酒。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厌学的情况很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不能回校参加正常学习,有的是讨厌学校的人际关系,有的是单纯的讨厌学习。 2、由于情绪焦虑,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导致压力太大,产生自卑感,讨厌学习。 3、还可能是抑郁症状导致没有动力去学校,很疲乏不能坚持学业,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