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赵亮 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擅长:骨关节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手术技术国内一流,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难度居国内前列...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骨质疏松容易引起哪些部位骨折
骨质疏松容易引起哪些部位骨折

骨质疏松容易引起以下几个部位的骨折: 第一点,髋部骨折。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强度显著降低以及骨质脆性增加,从而使得老年髋骨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髋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 第二点,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时引起的老年性脊柱病理性骨折是非常好发和常见的。 第三点,其他部位,如手腕的腕舟骨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恢复时间要多久
髋关节置换术恢复时间要多久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患者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在术后早期,患者需要逐渐康复,一步一步增加活动量,可能需要使用双拐或助行器。对于我的病人,如果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我通常建议他们使用双拐。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病人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日常活动量和康复训练量,以增强髋部肌肉力量。 最重要的是,建议所有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回到手术医生那里,配合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医生,逐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正常生活和活动。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补充相应的钙剂和维生素D3。研究表明,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可以增加骨骼强度,减少骨质疏松程度,从而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2. 预防和治疗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这些基础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理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3. 定期检查骨密度: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已经发现有骨量减少的趋势,建议这部分患者定期检查骨密度,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对于有骨折史或有二次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骨密度。一旦发现骨量减少,建议开始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4. 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骨折。 以上措施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会影响骨折愈合吗
骨质疏松会影响骨折愈合吗

骨质疏松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原因如下: 1. 骨质疏松会延缓骨折愈合过程。与没有骨质疏松的骨折相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痂形成、发展以及骨折线的消失会明显滞后。 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能力和愈合质量相对较差。这是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痂中含有较少的成骨干细胞和成骨因子,从而导致愈合质量低下。 3. 骨质疏松会降低骨折部位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使得稳定性能相对弱很多。

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怎么办
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怎么办

老年性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折,对此一般有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要及时处理骨折。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恰当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尽可能快地恢复日常活动和生活。 其次,是基础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应进行基础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包括使用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3。 第三,预防跌倒也非常重要。由于肌力、身体平衡能力和视力相对下降,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如果跌倒,由于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很高。因此,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来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哪些动作不能做
髋关节置换术后哪些动作不能做

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一些早期动作,以减少术后风险,尤其是脱位风险。以下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1. 避免特别剧烈的活动,如突然弯腰,这会使屈髋超过90度,大大增加关节脱位的风险。 2. 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例如在坐姿时,应要求患者坐得稍微高一些,以确保屈髋不超过90度。如果坐在很矮的板凳上,髋关节屈曲度(屈髋角度)会大于90度,这也会增加脱位风险。 3. 避免超载荷的活动,特别是在术后的6至8周内,这是初始骨长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不建议患者进行剧烈活动,甚至长时间站立、跳跃或剧烈慢跑。 4. 避免翘二郎腿和盘腿等动作。术后早期,尽管疼痛缓解,走路舒适度提高,关节疼痛和肿胀明显改善甚至消失,但仍需注意不要进行这些动作。 通常到术后一年,患者基本上没有任何活动限制,可以进行任何动作。

骨质疏松症为何会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症为何会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这是因为当骨质疏松时,骨强度和韧性会显著下降,导致骨骼的生物力学性能也显著下降。例如,正常人的骨头可以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发生断裂。 然而,当骨质疏松时,骨头会变得非常脆弱。同样的力量可能在年轻人身上不会导致骨折,但在老年人身上却可能引发脆性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

得了膝关节炎怎么办
得了膝关节炎怎么办

得了膝关节炎应该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诊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营养软骨的慢作用药等。此外,物理治疗也是适当的选择,比如热敷、冷敷和电磁波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消除肿胀。 长期来看,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增加关节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比如减少深蹲、上下楼梯和爬山等活动。

髋关节置换后一直疼痛怎么办
髋关节置换后一直疼痛怎么办

如果病人在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一直感到疼痛,建议大家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诊疗。 持续的疼痛可能是手术并发症的表现,例如感染或假体松动等。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拍片子、做局部核磁、局部穿刺培养,以及利用NGS二代测序技术来排除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在诊断明确后,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髋关节置换容易松动吗
髋关节置换容易松动吗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松动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在临床上,这种松动的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新型的表面金属涂层和工艺,已经显著降低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人工关节松动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手术技术不当、术后感染、人工材料磨损或表面喷涂工艺技术缺陷。医生会在手术前对松动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手术中尽量减少因手术技术操作不当而可能发生的松动风险。为了减少人工关节松动的发生率,建议患者严格遵守医生的康复训练指导,避免过度活动,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复诊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髋关节置换后脱位还能走路吗
髋关节置换后脱位还能走路吗

髋关节置换术后,如果发生脱位,患者通常无法行走甚至站立。这是因为髋关节已经从负重的髋臼中脱出,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无法站立或行走。不过,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初步判断发生脱位,建议保持冷静,找一个平卧位的地方平躺,然后打电话通知家人并叫救护车前往医院急诊或联系手术医生。他们会建议您去急诊或放射科拍摄X光片,以便获得影像学资料判断是否脱位。即使发生脱位,也不必特别担心,因为经过正确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

膝关节炎能游泳吗
膝关节炎能游泳吗

膝关节炎患者通常可以游泳,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的重力负担,降低关节压力,减少关节磨损和损伤。此外,游泳还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对关节稳定有一定帮助。 游泳是全身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益机体健康。但同时需要注意,要根据病情和自身体力合理控制游泳强度和时间,游泳姿势要尽量放轻松,避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大负担。需要正确选择泳姿,游泳前后最好热身和做些放松活动,避免肌肉拉伤。在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肿胀严重时,不建议游泳,应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改善或考虑选择游泳。

膝关节炎需要拍片子吗
膝关节炎需要拍片子吗

膝关节炎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拍摄影像学检查来完成,这些检查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X光片:通过X光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膝关节的骨骼结构,包括关节间隙是否变窄、骨质是否增生、有无骨折或脱位等情况,这有助于判断膝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类型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CT检查:CT检查能够了解骨骼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 3.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可以更详细地显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情况,对于复杂的膝关节炎病例,它能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4.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能够对关节积液以及滑膜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监测病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哪些人群易发膝关节炎
哪些人群易发膝关节炎

1. 第一大人群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化和磨损。 2. 第二大人群是女性。女性患膝关节炎的比例通常比男性高,可能与激素变化和解剖结构差异等因素有关。 3. 第三类人群是肥胖人群。体重过大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磨损。 4. 第四类人群包括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膝关节过度使用容易导致关节软骨退化和损伤。 5. 第五类人群是关节受伤或曾接受过关节手术的人群。这些人群患膝关节炎的风险较高,因为关节损伤或手术可能导致关节结构改变,影响关节正常功能。

髋关节置换会松动吗
髋关节置换会松动吗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是有可能发生的。 髋关节假体松动是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至于原因,有可能是感染,有可能是骨质疏松,也有可能是早期产品因为关节人工关节材料磨损,造成骨溶解导致的。为了降低风险,现在新型材料的表面喷涂工艺可以促进初始骨长入快速完成,大概6到8周初始骨长入就可以阶段性完成。此外,人工材料耐磨性因为材料学进步已经是显著提高。所以因为这两点,造成的人工关节松动的风险是大大降低的。 在术后康复中,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着急,要一点一点进行。从而在术后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诊,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过度活动:术后最初一段康复时间,病人需要有一定的相对限制活动范围或活动度,避免过度屈髋,一般建议屈髋不要超过90度,以避免髋关节内收导致关节脱位。术后医生通常会给病人具体的活动指导。 2. 控制好体重:保持适当体重有利于减轻关节负担,降低关节磨损和松动风险。 3.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比如口腔、咽部、肺炎等。 4. 定期复诊:需要定期拍片等检查,监测假体位置和骨长入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必要问题。 5. 合理用药:术后医生会开具一些药物,比如抗凝药、止痛药、消肿药等,需要根据医生开具的药物按时服用并配合医嘱。 6. 物理治疗:通常会建议病人进行物理治疗,比如持续冰敷,同时配合适量的、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帮助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

膝关节炎怎么锻炼
膝关节炎怎么锻炼

膝关节炎的锻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膝关节伸直锻炼:可以坐在板凳上,练习膝关节伸直,保持上半身挺直,用手固定好躯干,双手双足悬空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也就是在做伸直腿、直腿抬高的练习。 2. 直腿抬高训练:可以仰卧双腿伸直并拢,保持足跟离开床面约30公分左右,抬高30度到40度,坚持15秒到30秒,放下来缓一缓,可以再接着重复训练。 3. 关节屈伸训练:可以坐着或躺着进行关节屈伸练习,因为躺着或坐着时关节不负重,所以不会增加关节额外损伤。 4. 骑自行车训练:骑自行车时屁股坐在车座上,关节本身不负重,用力蹬车,尤其是健身房可调阻力的单车,可以尝试用力蹬,主要目的是提高大腿股四头肌肌肉训练。 5. 游泳:游泳能锻炼全身肌肉,同时因为水有浮力,关节在水中没有负重,关节本身不受力,损伤不大。 6. 其他低强度训练:还可以尝试打太极拳、五点支撑、八段锦以及核心肌肉肌群训练等,只要运动后关节没有不适,就可以尽可能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关节或功能康复训练,这对关节是有好处的。

髋关节置换可以维持多少年
髋关节置换可以维持多少年

通常情况下,髋关节的耐磨性决定了人工关节可以使用多少年或维持多少年。 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无论是自身的髋臼还是人工髋臼,摩擦界面都会存在磨损或损耗。目前,关节摩擦界面匹配有三种方式:金属头与塑料高交联聚乙烯内衬、陶瓷头与塑料内衬、以及陶瓷头与陶瓷内衬。不同的摩擦界面磨损程度不同。例如,金属头和塑料内衬的厚度年磨损率可以维持15至20年。而陶瓷头与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或陶瓷头与陶瓷内衬的摩擦程度可以维持30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陶瓷头与陶瓷内衬的使用寿命会更长,甚至可以达到50年以上。 因此,根据不同病人的年龄、活动量和工作方式,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摩擦界面是非常合理的。

膝关节炎是怎么引起的
膝关节炎是怎么引起的

导致膝关节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年龄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机制会减少,发生纤维化,软骨营养不良而变薄,从而容易受到外界机械力的影响,导致软骨细胞受损,释放降解酶,进而导致软骨损伤。 2. 遗传因素:主要是原发性骨关节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等相关基因有关。 3. 关节损伤:包括髌骨反复脱位、骨折复位不佳、青少年超载荷运动、肌肉拉伤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等。 4. 骨内高压:骨内静脉回流受阻或动脉血流异常增多,关节内渗出增多,均可使骨内压力增高,影响骨组织血液供应,使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 5. 肥胖:肥胖者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机械性压力增高,从而导致疾病出现。 6. 其他疾病:继发于多种炎性关节炎、代谢性疾病、关节创伤等。 此外,疲劳、受寒、过度负重或剧烈活动均可诱发关节炎。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

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发病率高,大约50%以上的女性和20%以上的男性在50岁以后都会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 其次,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髋部和椎体,这两个部位是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好发部位。这是因为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松质骨的孔隙率增大,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移位和严重粉碎性骨折。同时,这种骨折常常伴有骨质缺损,而且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长。 第三,并发症多,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常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 最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