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与论文著作
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肌电图)与神经肌肉病。《针肌电图、神经传导、F波三项同时进行规范化检测的临床应用及价值》于2010年获黄山市科技研究新成果;《神经传导检测结合交感皮肤反应、RR间期变化率及F波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获20112012年度“黄山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年3月荣获第三届黄山市青年科技奖;论文《神经传导检测结合交感皮肤反应及RR间期变化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于2016年被评为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自2012年以来,在CN级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2篇,其中10篇刊登在核心期刊、1篇在中华神经科杂志。
学术任职
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医师分会委员,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分会委员,省全科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山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地位
在市内率先并主持开展了肌电图(包括同心圆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重复神经电刺激、皮肤交感反应、瞬目反射)和脑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300电位)技术,目前肌电图检测与诊断水平处于省内领先。主持开展了“急性缺血性卒中4.5小时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技术,辅助下级医师开展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急诊取栓、动脉溶栓)、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等脑卒中关键救治技术,填补了我市的空白,明显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大大地提升了黄山市及周边地区脑卒中救治能力。
学历职称
在职研究生学历、第二届黄山名医、神经内科行政主任兼神经电生理室主任、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学习、工作履历
199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疗系。1997年在上海仁济医院举办的全国神经病学进修班学习。200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普通门诊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普通门诊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三级甲等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栗园路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