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低级别的膀胱癌,也就是分化比较差的膀胱癌,通常都是指恶性的肿瘤,恶性程度比较高。其生长速度比较快,容易复发,而且也容易出现转移。 早期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在患者发现时,一般是出现了血尿,而且是一种无痛性的血尿,通过彩超、CT,可以发现,膀胱内有包块生长。需要进一步的通过膀胱镜检查进行明确,而且应该尽早的通过手术来进行处理,如果肿瘤比较小,利润比较低,可以考虑电切,手术后做膀胱灌注。如果已经发生了局部转移或者是浸润比较深,考虑尽早做膀胱全切手术处理。
膀胱肿瘤属于泌尿外科很常见的一种肿瘤,在B超表现下会发现在膀胱壁有向膀胱突出的异常包块,也称为占位性病变。包块多数生长在三角区或者是两侧壁。 如果B超检查下发现膀胱内有异常的包块,应该进一步的通过CT检查,或者是直接做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来明确诊断。通过膀胱镜检查,主要是来确诊是否膀胱癌以及病理类型,还可以具体了解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为后期的手术处理提供确切的方案。
前列腺癌到了晚期,往往已经发生了,全身多处组织器官的转移,会和其它肿瘤一样,会出现身体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如果转移到骨,会出现骨痛,转移至了肺部者,会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但其更为明显的,还是局部症状,比如出现明显的排尿困难,血尿,如果侵犯了直肠,或者还会伴有明显的便秘,甚至是便血的情况出现。
血尿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出现血尿之后最好是能够挂泌尿外科的号,请泌尿外科医生来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如果挂了妇科医生的号,妇科医生多数情况下是会转诊到泌尿外科的,所以最好是能够直接挂泌尿外科比较稳妥。 女性出现血尿最常见的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肿瘤,所以去医院泌尿外科挂号后,需要做尿液的常规、彩超、甚至是CT等检查,来明确血尿的原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小便次数突然增多,称为尿频。引起尿频的原因比较多,我们不能通过尿频这个症状来判断是否怀孕。是否怀孕,应该是通过血、尿hcg检测以及彩超检查来进行明确。引起尿频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还是尿路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比如尿道炎症,膀胱炎症,由于炎症刺激的尿道以及膀胱,从而引起尿频的症状。 所以出现尿频之后,应该尽快去医院通过尿常规,彩超等检查,明确引起尿频的具体原因,之后来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很多分娩过后的女性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时候,有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溢出,这种情况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分娩时盆腔受到了损伤,有一定的关系。 尤其是顺产的女性患者,容易损伤尿道括约肌,从而引起产后咳嗽时出现尿漏的情况,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盆底肌肉群的锻炼来进行改善,平时多做提肛运动,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左右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则建议做手术处理,通常可以作中段尿道的悬吊术来改善。
女性在月经期,身体抵抗力比较弱,如果这个时候患有尿路感染还没有治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尿路感染。 所以在女性月经期伴有尿路感染,应该注意保暖,同时应该多喝水、勤排尿,依靠尿液的冲刷作用,将致病微生物、炎性渗出物,排出体外。同时,在月经期也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所以,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或者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勤更换内裤,勤更换卫生巾。
由于女性解剖结构所决定的,尿道和阴道开口相近,如果合并有阴道炎症,阴道内的细菌很容易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而引起尿道炎症,甚至是膀胱炎症,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甚至是血尿等症状。 这种情况应该及时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或者是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治疗尿路感染的同时,应该积极的治疗阴道炎症,避免后期再次感染。
尿道狭窄出现之后会引起患者尿线变细,排尿困难,甚至反复的尿路感染出现,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对于尿道狭窄的治疗,首先需要通过尿道造影来了解狭窄段的位置、狭窄的程度以及狭窄的长度,再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如果狭窄段不是很长、狭窄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可以进行尿道扩张,定期的尿道扩张可以将尿道拓宽,有利于排尿的通畅性。如果尿道狭窄的程度,以及长度都比较严重,建议做手术来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尿道的狭窄,进行尿道吻合,可以治疗尿道狭窄。
双J管在泌尿外科,肾脏和输尿管手术过程中通常都会要留置,其主要的作用是起到一个支撑和和引流的作用。 双J管通常在手术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拔除,拔除双J管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膀胱镜或者是输尿管镜来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尿道,从而引起术后排尿疼痛,以及尿道疼痛感。这种疼痛感,通常在手术后的2到3天会自动的消失。 术后注意多喝水,勤排尿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做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