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一般不会引起发烧。 急性肝炎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对于肝脏的损伤导致急性的肝细胞损伤而出现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虽然是肝炎,但通常没有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所以患者不会有发烧的症状。但是有个别患者如果在急性肝炎期间合并微生物感染,也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但和肝炎疾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建议做进一步检查,然后针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急性感染的患者进行保肝等对症治疗。
急性大三阳很难自愈。 乙肝大三阳本身就是慢性乙肝疾病一种表现,可能是急性发病,这种情况需要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很难自愈的。而且如果不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会导致爆发性肝炎,甚至进一步向肝硬化或者肝癌发展,最终会由于肝功能异常或多脏器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 所以,一定不能够盲目的只是等待自愈,这样可能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婚检有小三阳会通知的。 乙肝小三阳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女性如果有乙肝疾病,对于自己的怀孕可能有影响。主要是在怀孕期间可能会通过母婴垂直感染,把自身的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因此,在婚检时会常规的进行乙肝检查,如果检查时明确了乙肝小三阳,医院会及时告知婚检当事人,而且会保密,不必担心。后期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怀孕之后要定期检查和治疗,预防母婴垂直感染。
患小三阳一定要注意良好的生活饮食方式以及定期复查。 乙肝小三阳患者大多数疾病比较平稳,肝功能长时间正常,因此乙肝小三阳患者的最主要方面就是良好的生活饮食方式,避免劳累、熬夜、喝酒、焦虑等等,避免这些不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自身的肝功能造成影响。 其次就是定期复查,虽然疾病相对比较稳定,但不排除后期疾病可能会变化,因此要定期对于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等等检查,明确其变化。
怀孕的小三阳可能是孕前就已经具有的。 乙肝小三阳疾病患者,大多数都是以病毒携带者状态存在的,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平时没有检查是无法发现的。在怀孕期间会进行常规的传染病检查,所检查出的乙肝小三阳疾病,其实可能是之前就有的,和怀孕之间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疾病可能会对怀孕造成影响,甚至会传染给腹中胎儿,要做好必要的治疗。
怀孕期间的小三阳,应该以动态观察及预防母婴垂直感染为主。 怀孕期间如果自己属于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进一步监测疾病变化,避免怀孕期间肝脏负担加重,导致的原发疾病恶化等情况发生。如果有变化,就要及早治疗。 另外,要根据自身的病毒情况,必要时在孕晚期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宝宝出生之后要进行联合疫苗的注射,主要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感染。
怀孕了有小三阳应该肝病科就诊,根据疾病情况给予诊疗。 怀孕之后如果检查自己有乙肝小三阳,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医院肝病科就诊,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相关检查,来对目前的疾病进行评估,如果上述指标一切正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动态观察即可。 所以建议孩子出生之后,还是能够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可能会更加安全。但如果乙肝病毒定量比较高,有可能在怀孕的中后期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来预防母婴垂直感染。
呼吸肝痛可能和肝脏本身疾病关系。 在呼吸过程中,尤其是深呼吸,如果出现明显的肝脏疼痛,这种情况多考虑可能是本身肝脏存在疾病。在呼吸过程中由于局部牵拉、刺激,引起肝脏疼痛发生,但本质可能还是肝脏存在疾病,比如各种急性的肝炎、肝脏的脓肿,甚至肝脏肿瘤等疾病引起肝脏疼痛,在呼吸时都可能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诱发加重。因此,应该及时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呼吸之后肝脏部位疼痛,要考虑是否有肝脏本身疾病。 呼吸之后由于肝脏受牵拉,如果肝脏本身有疾病存在,就可能会出现肝脏部位的疼痛。 因此当呼吸之后出现明显肝脏疼痛,建议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肝脏B超、肝功能等相关检,来明确是否有急性肝炎、肝脏脓肿、甚至肝脏肿瘤等疾病存在,一旦明确诊断都需尽早进行治疗,同时通过调整呼吸来进一步避免对局部的刺激。
谷丙转氨酶偏高不是乙肝。 谷丙转氨酶是肝功能中一个比较敏感指标,该指标升高多提示患者肝功能发生变化,具体引起肝功能发生变化原因很多。可能是各种病毒性肝炎,比如乙肝、丙肝、甲肝等等,也可能是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甚至由于全身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肝功能中转氨酶一过性偏高。 因此,建议具体根据患者情况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尽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