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饶进 主任医师 教授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擅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血...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骨髓穿刺在贫血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
骨髓穿刺在贫血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

骨髓穿刺在贫血诊断中非常重要。 1、它可以直接观察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判断造血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整个骨髓增生低下。 2、它可以分析骨髓中各细胞的形态和比例,有助于诊断缺铁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前者骨髓体内染色常提示外体减少,后者表现为巨幼样红细胞或粒细胞形态。 3、骨髓穿刺还可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如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之,骨髓穿刺为贫血原因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贫血的严重程度如何分级?出现最后1级症状快就医
贫血的严重程度如何分级?出现最后1级症状快就医

贫血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分级。 1、轻度贫血: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但血红蛋白浓度在90g/L及以上的人群可能归为轻度贫血,临床表现轻微。 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g/L之间,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耳鸣等症状,日常活动受限。 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30-60g/L之间,患者症状严重,如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肢体无力,甚至危及生命。 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0g/L,患者可能随时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给予输血等紧急治疗。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3大方法助你快速恢复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3大方法助你快速恢复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饮食调整是关键,主张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和蔬菜等,同时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进铁的吸收。 2、除了饮食调整,铁剂补充也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多重铁复合物,搭配维生素C一起服用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建议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3、病因治疗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核心,积极治疗病因是最主要的手段。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三大饮食策略助你补血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三大饮食策略助你补血

通过饮食纠正缺铁贫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铁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如多吃红肉和动物内脏,这些食物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同时,搭配木耳、蘑菇、红枣等食物,有助于增加铁的吸收和促进吸收,从而补充一定剂量的铁。 2、摄入维生素C。尽管有理论认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但也有研究认为其作用并不显著。 3、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大量摄入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物质中的鞣酸和咖啡因会抑制铁的吸收。 4、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造血提供原料。

孕期轻度贫血要紧吗?很多孕妈拖到晚期才后悔
孕期轻度贫血要紧吗?很多孕妈拖到晚期才后悔

孕期轻度贫血通常不太要紧,但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轻度贫血对胎儿生长发育和孕妇身体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孕妇可能仅有轻微乏力、头晕症状。如果能及时通过饮食或药物纠正,可以改善贫血症状,避免发展成中度贫血,减少母婴不良影响。 然而,如果不及及时纠正,轻度贫血可能加重,进展为中度甚至重度贫血,增加胎儿生长受损、早产、流产和智能影响的风险。 因此,早期孕妇贫血应进行定期监测和及时纠正。

怀孕期间贫血吃什么补血?3大营养素不可少
怀孕期间贫血吃什么补血?3大营养素不可少

怀孕期间的贫血可以通过以下食物补血: 1、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血液(如猪肝、猪血)以及红色的牛肉、猪肉、羊肉等,它们是铁的良好来源,吸收率也较高。其次,植物性食物如菠菜和木耳的铁含量也相对较高,有助于补铁。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以及西兰花、青椒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可与含铁食物搭配使用。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是造血的原料,为身体提供合成血红蛋白的物质,非常重要。

揭秘溶血性贫血的5大诱因你中招了吗?
揭秘溶血性贫血的5大诱因你中招了吗?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诱因多样。 1、感染是主要诱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它们可以直接损伤红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如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 2、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们吸附在红细胞表面,诱发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导致红细胞破坏。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风湿,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红细胞,引发溶血性贫血。 4、物理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和心脏人工瓣膜可能导致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引起溶血。 5、遗传因素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G6PD缺乏,由于红细胞膜和酶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容易引起红细胞破坏。

慢性病贫血能治好吗?医生悄悄透露的康复 “密码”
慢性病贫血能治好吗?医生悄悄透露的康复 “密码”

慢性病贫血治疗的效果因多种因素而异。 在部分情况下,如果能有效控制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如通过抗感染治疗治愈慢性感染性炎症疾病,或使用免疫制剂控制自身免疫性贫血等,同时给予恰当的支持治疗,如补充造血原料、及时输血,贫血的症状通常会得到改善甚至治愈。 然而,对于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如晚期恶性肿瘤和严重肾功能衰竭,慢性贫血可能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总体而言,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病是改善慢性贫血预后的关键。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怎么治疗?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怎么治疗?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主要通过补充维生素B12来治疗。 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药物包括甲钴胺或腺苷钴胺。剂量可能为每日0.5到1毫克,待贫血症状改善后,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恢复正常,然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逐渐减量,例如每月使用1毫克。同时,还需适当补充叶酸以辅助造血,但不可仅用叶酸治疗,以免掩盖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 饮食上应选择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等。 对于因胃肠道疾病导致叶酸和B12吸收不良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这五类人群更易贫血看看有你吗?
这五类人群更易贫血看看有你吗?

以下人群更容易患贫血: 1、女性:特别是经期失血较多或孕期需铁量增加的女性; 2、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生长发育快,对铁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需求量大,摄入不足易导致贫血; 3、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和营养吸收能力差,加之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影响造血功能; 4、素食者:长期不吃肉导致铁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易引发营养性贫血; 5、患有慢性疾病:如肾病、肿瘤的人群,这些疾病会影响造血或导致失血和营养消耗。

揭密慢性病贫血4大原因影响你的健康了吗?
揭密慢性病贫血4大原因影响你的健康了吗?

慢性病贫血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 1、炎症:如慢性感染和免疫系统疾病,这些炎症因子会抑制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阻碍铁的利用和释放,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2、红细胞寿命缩短:慢性疾病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使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导致贫血; 3、营养物质缺乏:慢性病常伴有食欲减退和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红细胞生成; 4、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慢性疾病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直接影响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红细胞生成减少。

溶血性贫血需要终身吃激素吗?
溶血性贫血需要终身吃激素吗?

溶血性贫血是否需要终身雌激素,主要取决于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和疾病控制情况。 1、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多数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酌情减停糖皮质激素,一般不需要终身服药。但如果病情反复难以控制,可能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治疗。 2、对于其他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治疗方法是脾脏切除,通常不需要激素治疗,更不需要终身服用。 3、药物相关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只要停止可疑药物,多数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无需长期依赖激素。

慢性疾病患者更易患贫血吗?
慢性疾病患者更易患贫血吗?

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患贫血。 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肾病,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释放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会抑制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和作用,影响铁的代谢和利用,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慢性疾病本身也会导致患者食欲降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造血原料的供应。 另外,像慢性肾性贫血,由于肾功能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也会减少,引发贫血。慢性疾病通常存在多种因素,使患贫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诊断贫血要做哪些检查?专家帮你避开误诊陷阱
诊断贫血要做哪些检查?专家帮你避开误诊陷阱

诊断贫血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血常规:这是最基本的检查,通过它可以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用以判断贫血及其程度和类型。 2、外周血涂片:通过涂片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和颜色,有助于分析贫血的原因,比如是否存在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靶形红细胞等异常形态。 3、铁代谢的异常检查:包括血清铁、铁蛋白等,用以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4、叶酸和B12的测定:这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巨幼细胞性贫血。 5、其他检查:这些检查要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溶血的相关检查,以明确贫血的原因。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是什么?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是什么?

孕妇贫血对胎儿有许多不良影响。 1、贫血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限,因为贫血会使胎盘供血供氧不足,影响胎儿摄取营养物质,导致胎儿体重偏低、身材矮小。 2、贫血会增加宫内胎儿窘迫风险,严重贫血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出现胎动异常、胎性改变。 3、贫血还可能引起早产和胎膜早破。孕妇贫血时,身体状况不佳,难以维持足月妊娠。长期贫血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潜在损害,出生后可能在认知、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

女性为何更易贫血?第3点多数人都中招
女性为何更易贫血?第3点多数人都中招

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患贫血。 1、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比如月经期会有失血现象,长期下来,如果铁元素补充不足,就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2、孕期女性对铁、叶酸或B12的营养物质需求量大,如果摄入不足,很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3、女性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增加贫血风险。部分患者为了追求身材,更倾向于素食,而素食中铁、B12、叶酸等造血原料含量相对较少。 相比之下,男性没有这些特殊的生理因素,食物结构通常更为合理,因此女性患贫血的几率通常高于男性。

贫血为何更易感染?隐秘危机很多人不知道
贫血为何更易感染?隐秘危机很多人不知道

贫血患者通常更容易感染,这主要是因为贫血会导致身体各个组织或器官缺氧,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主要依赖于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贫血时,免疫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以及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杀伤作用都会减弱。 同时,贫血患者往往身体较为虚弱,身体的防御屏障功能也可能会下降,如呼吸道、胃肠道等黏膜组织的抵抗能力会降低,使得病原体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染。 此外,导致贫血的原发疾病,如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都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妊娠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多种危害。 1、孕妇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贫血性心脏病。 2、对胎儿而言,这种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受限,增加早产、流产和胎儿畸形的风险。胎儿还可能因宫内窘迫而在出生后因铁储备不足而出现缺铁性贫血,影响智力和体格发展。 因此,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诊治。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 1、血液系统方面: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慌和心气短等症状,且随着病情发展,贫血症状会逐渐加重。 2、消化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舌面光滑、舌乳头萎缩导致的舌痛。 3、神经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不稳,小儿患者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障碍。部分患者皮肤还会出现轻度黄疸。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治疗什么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治疗什么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 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衰竭时,肾脏产生促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增加红细胞生成,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肺功能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早产儿贫血等,也会谨慎使用促红素进行治疗。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