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1.妇科内窥镜微创手术,包括: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不孕...
产后很多妈妈都会关心子宫脱垂的问题。现在的产后妈妈非常有自我保健意识,会到医院看盆底保健专科,了解子宫的情况。通常可以发现,产后妈妈可能多数都有一点轻度的子宫下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如何评估子宫脱垂。通常情况下,产后一年以后再来评估子宫脱垂到什么程度,因为这时整个身体的机能已经恢复到正常。对于产后子宫脱垂的患者,建议这部分妈妈自己在家多做盆底肌的锻炼,或者有时间可以到医院做盆底肌的锻炼。通常情况下,年轻的患者,特别是没有完全生育的这部分患者,是不考虑手术治疗的。
卵巢肿瘤有多种类型,包括良性和恶性。 通常情况下,怀孕并不是卵巢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例如,常见的良性卵巢畸胎瘤,怀孕并不会促使其复发。如果这种肿瘤本身就存在,无论是否怀孕,它都存在。 然而,怀孕实际上对某些良性卵巢肿瘤有抑制作用,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巧克力囊肿。怀孕后,对于巧克力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来说,反而具有治疗作用。
卵巢肿瘤切除后多久可以怀孕,这要根据卵巢肿瘤的性质来判断。 例如,良性卵巢肿瘤如畸胎瘤,在手术后通常建议患者来一次月经后,就可以试着怀孕。而对于一些良性卵巢肿瘤,如巧克力囊肿等卵巢囊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用药物处理后再让患者怀孕,或者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也可能直接让患者尝试怀孕。 另外,如果是卵巢恶性肿瘤,在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化疗。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化疗结束后,停一段时间,再根据患者是否有生育需求来决定是否让患者怀孕。
这时候,医生可能多数会建议患者,在医院做一下电疗或者磁疗等盆底肌的刺激,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大家没有时间在医院做,强烈推荐大家可以在家做一下盆底肌的锻炼,比如凯格尔运动,或者是买一些刺激盆底肌的,不管是阴道的哑铃,还是电刺激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对整个产后盆底肌的恢复,是非常有好处的。
宫颈上有许多腺体,这些腺体有时可能会堵塞,导致形成小囊肿,外观上可能类似于小颗粒,这种囊肿被称为纳氏囊肿。 部分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时,可能会被提示存在小囊肿。对此,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然而,如果这些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实际上是完全不需要进行处理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子宫脱垂很多时候患者自己能感觉出来。 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子宫或阴道壁有下坠感,伴随明显的下坠痛。如果子宫脱垂较为严重,脱垂的阴道壁或子宫可能会超过处女膜缘,这时患者可以肉眼观察到,或者在洗澡时用手摸到。因此,子宫脱垂通常患者自己就能感觉到。
在临床工作中,我从未见过16岁就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当然,子宫脱垂并非仅中老年妇女才会遇到,一些年轻患者也可能发生,但多数是在生完小孩后。子宫脱垂最常见的患者群体还是绝经期妇女,因为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韧带和肌肉弹性减弱,更容易引发这一疾病。
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息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宫颈息肉通常生长在宫颈部位,妇科检查时肉眼就能看到。而子宫内膜息肉则生长在宫腔内,由子宫内膜增生形成,通常需要通过盆腔B超来明确诊断。
在门诊,患者经常会问,切除子宫后对身体是否有影响,会不会导致衰老加速。 实际上,切除子宫对身体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不会再来月经,因为子宫已被切除;第二,无法生育,因为子宫被切除。除了这两个影响之外,其他方面并无影响。 如果是单纯切除子宫而不切除卵巢,卵巢和子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器官,女性的激素通常由卵巢分泌,因此不切除卵巢就不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所以,切除子宫后对女性的影响主要是不能来月经和不能生育。当然,手术后大约2-3个月内不能进行性生活。总的来说,子宫切除后对女性并没有特别的影响。
女性易患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许多女性会经历生育过程,即妊娠。在妊娠过程中,整个盆底肌会相对松弛。有的人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盆底肌、韧带和筋膜的撕裂,导致盆底肌受损,这是尿失禁的一个病因。 此外,女性的身体构造也容易导致尿失禁。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尿道更短,因此更容易出现尿道的高活动性,从而产生尿失禁。
子宫脱垂的成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这会导致韧带和肌肉的弹性减弱,成为子宫脱垂的高危因素。 此外,生产次数的增加,特别是阴道分娩次数的增加,也是子宫脱垂的一个高危因素。有些人认为剖宫产可以避免子宫脱垂,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进行了剖宫产,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一部分人仍然可能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通常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保守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不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以及电刺激、磁疗等。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这些治疗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等。 然而,对于中重度的尿失禁患者,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国际上公认的金标准——尿道中段悬吊术。这种手术通常使用一根网带,将尿道吊起,以控制尿道的高活动性,从而治疗尿失禁。
跳绳时可能会漏尿,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实际上,这与一些患者在大笑或打喷嚏时漏尿的情况是相同的。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整个尿道的高活动性以及肌肉松弛,导致控制尿液的元素功能下降,从而造成漏尿。
很多宝妈在怀孕后会发现尿失禁的现象,这是正常的。 因为怀孕后骨盆会相对松弛,肌肉在松弛状态下更容易引发尿失禁。如果尿失禁程度不严重,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进行盆底肌锻炼即可。
子宫脱垂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会采取手术治疗。 子宫脱垂的手术方式有很多,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最关键的是要确保手术效果。在评估手术效果时,需要确保整个脱垂的最低点能够回到阴道口内5-6cm的位置。 因此,总的来说,子宫脱垂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尿失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它包括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压力性尿失禁,也被称作张力性尿失禁。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在咳嗽、用力解大便、抱小孩或提重物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尿失禁。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急迫性尿失禁的类型,这种尿失禁可能与神经反射有关。急迫性尿失禁的最典型症状是,即使厕所就在旁边,患者还没来得及走到厕所,尿液就已经涌出。 由于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医生的具体评估后,才能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现在妇产科学的课本已经没有宫颈糜烂的概念,所以宫颈糜烂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科学的说法。 通常情况下,宫颈糜烂现在被称为宫颈的柱状上皮异位,这是一种正常人的生理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有一部分所谓的宫颈糜烂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子宫脱垂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严重程度是判断症状的关键。 通常以处女膜缘作为标准,如果子宫脱垂超出了处女膜缘,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症状,例如走路时子宫或阴道壁掉出来,摩擦到裤子,造成极大的不适。不管是几度的子宫脱垂,患者可能会有下坠感和下腹痛,这些是相对常见的自觉症状。 然而,有些患者的子宫仍在处女膜缘内,可能没有腹痛的感觉,通常在洗澡或妇科检查时才会注意到子宫下垂的症状。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子宫脱垂的严重程度来评估症状。
生产后,整个人的身体会逐渐恢复到产前的状态,盆底肌也会相对变得更紧致,不再像怀孕期间那样松弛。 因此,部分患者会感觉到尿失禁的症状会逐渐改善。当然,如果在这个时候再配合进行盆底肌的锻炼,那么尿失禁或子宫脱垂的风险相对来说会更低。
剧烈运动通常不会引发子宫脱垂,例如打羽毛球或跑步等运动一般不会造成子宫脱垂。 然而,有些运动和活动可能对子宫脱垂有影响,尤其是那些需要用腹压的运动。例如,用力解大便或用力咳嗽都可能导致腹压增加。此外,日常生活中抱小孩、提重物等活动也可能导致腹压增加,从而有可能导致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