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鼻涕浓稠伴有恶臭味,一般多考虑是因为鼻涕中存在脓性分泌物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消炎治疗。 如果患者上述症状是近期出现的,首先考虑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鼻炎表现,建议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广谱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因治疗。如果出现了反复发烧,剧烈头痛等临床症状,还可以考虑是鼻窦炎的表现,必要时建议去医院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病情严重者需要穿刺引流治疗。
鼻涕里有黄块黄颗粒症状,一般多考虑和炎症刺激或者存在鼻部占位性病变有关。 鼻部疖肿、感染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发病期间,炎症的刺激会导致鼻黏膜分泌物增多,并且炎症的刺激还可以引发过多的脓性分泌物,当这些脓性分泌物进入到鼻涕内时可以表现为黄颗粒状。另外脓性分泌物与鼻屎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引发黄块症状。 如果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占位性病变时,上述疾病的发生同样会导致鼻黏膜受损合并感染使其分泌物增多,引发上述临床表现。必要时建议患者需要积极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在确诊病因的基础上按医嘱治疗。
鼻涕经常带血丝考虑和患者存在鼻部器质性疾病有关,是因为致病因素的刺激导致鼻黏膜或小血管损伤引发的出血表现。 上述所说的致病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需要根据患者伴随的其他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疾病类型。 临床上常见的各种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鼻涕带血丝症状,另外鼻咽癌等恶性疾病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无痛性流鼻血表现。所以建议患者积极先去医院检查比较稳妥。
鼻涕和痰液的形成一般多考虑和各种致病因素刺激有关。感染或非感染性致病因素的刺激,会导致鼻黏膜或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多,分别形成鼻涕和痰液。 如果存在感染性因素,患者出现了黄鼻涕或黄痰症状时,还可以考虑是由于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胞进入到鼻涕或痰液内引起的临床表现。当非感染性致病因素导致人体鼻腔或呼吸道内环境紊乱时,患者同样也可以出现流鼻涕和咳痰现象。此时,需要积极的对症处理。
导致患者鼻涕带血的原因有很多,考虑和各种感染以及非感染性致病因素刺激有关。 上述各种因素的刺激会导致鼻黏膜不同程度受损,鼻部小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表现。感染因素方面可以见于感染性鼻炎、鼻窦炎或者鼻疖等疾病。非感染因素方面可以见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咽癌,甚至和白血病以及血小板凝血障碍性贫血等血液性疾病有关。 建议患者积极去医院耳鼻喉科或血液科就诊,查明病因后按医嘱治疗。
鼻涕白色透明粘性很强一般多见于普通感冒或鼻炎早期。 患者上述症状如果是因为近期着凉引起的,伴随有鼻塞、乏力等临床表现,多考虑是因为感冒病毒侵入到鼻咽部位引发的感冒症状。白色鼻涕的出现是因为病毒所引发的炎症,刺激鼻黏膜导致黏膜分泌物增多形成的。 如果随着病情发展,患者鼻涕逐渐变为黄脓性鼻涕,伴随有鼻塞、头痛等症状,上述情况还可以考虑是因为细菌感染引发的感染性鼻炎症状。 至于鼻涕粘性很强,多考虑和鼻涕中的黏性分泌物较多有关,建议在确诊疾病类型的基础上,按医嘱规律治疗。
鼻屎粘稠现象多考虑属于肺热表现,是由于过多的热量在鼻腔内蓄积,从而消耗鼻涕中的津液而引发的临床表现。 如果患者上述现象是近期出现的,伴随有流黄涕、怕热汗多、面色潮红、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多考虑因为肺热引发的风热感冒症状。建议使用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反复出现鼻屎黏稠现象,伴随有鼻塞、头痛等临床表现,还可以考虑和慢性感染性鼻炎等疾病有关,需要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后听取医生意见。
鼻塞浓鼻涕症状考虑属于风热感冒表现。 风热感冒期间,过多的热量会在人体内蓄积,从而消耗鼻涕中的水分,导致鼻涕浓缩引发上述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上述症状是近期出现的,同时伴随咽喉肿痛、怕热汗多、面色潮红等临床表现,建议使用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同时出现头痛症状,上述表现考虑属于感染性鼻炎症状,必要时建议配合抗生素类药物一起治疗。
鼻窦炎进行手术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性,但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病情复发的几率并不相同。 通过手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患者鼻窦内的坏死组织,恢复鼻窦的引流功能。但如果患者本身体质较为虚弱,或者手术后经常出现感冒情况,有可能会导致鼻窦内的炎症再次复发。 建议患者手术后要按照医生医嘱按时复查,平时注意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忌烟忌酒,适当的锻炼身体,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鼻窦炎发病期间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的目的主要是清除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以及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胞,从而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鼻塞以及流鼻涕症状。 如果患者鼻窦内炎症病灶较为明显,单纯只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必要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足量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对症药物一起治疗。 如果患者鼻窦炎病情较重或持续的时间较长,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