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尿检有隐血,有可能是尿路疾病、肾脏疾病,也可能是邻近器官疾病或者是一些全身性的疾病,比如白血病、血友病、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糖尿病肾病等全身性疾病,有可能引起血尿。 直肠等临近部位的肿瘤,如果侵及尿路,也可能引起血尿。膀胱、肾盂、尿道、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结石,如果结石移动划破了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感染,也容易引起血尿,大块的结石还会引起尿路梗阻,严重的会出现肾功能损害。 2岁孩子尿血时有隐血,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比如B超、肾静脉造影、CT等。
24小时尿检一定要放防腐剂。 24小时尿液检查多用来检查肾脏疾病,需要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时间比较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加入防腐剂甲苯。它能够固定尿液中的成分,使检查结果更加准确。 24小时尿液检查留取方法为:患者在早上7点将尿液排净,然后收集此后24小时之内的全部尿液,包括第2天早上7点的尿液。24小时尿液测量可以测量肾脏排泄多种物质的总和,比如尿蛋白、电解质、尿酸等定量检测,加入防腐剂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一般进行24小时尿液检查,总量在15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是正常的。尿液总量超过2500毫升为尿液过多,低于400毫升属于少尿,尿液低于100毫升是无尿。 如果尿量过多超过2500毫升,要看一下是不是饮水过多引起的,也要进行尿糖、血糖的检查,以排除糖尿病。 如果尿量过少,首先应排除是不是摄入减少,饮水过少引起的,特别是尿量少于100毫升时,应明确是不是有肾脏衰竭和休克等表现。
24小时尿检测20克每升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尿蛋白定量到达20克每升,是比较大的尿蛋白量,病情一般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合并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栓塞或者是感染,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如果出现低蛋白血症,特别是蛋白低于20克每升时,需要积极应用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等进行抗凝治疗。也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舒张血管降血压治疗。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尿蛋白,必要时需进行肾脏活检。
24小时尿蛋白检测也就是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通常需要收集患者24小时的全部尿液,从而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计算出24小时尿蛋白的总量,以反映患者的肾脏功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是否准确,与标本采集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尿液没有充分混匀或者是收集不完全,都有可能引起误差,它的参考区间是30~130毫克每24小时。 如果数值偏高,多见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血尿、血块并且有白色絮状物,多是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也有可能是近期做了膀胱镜等检查或者是乳糜尿。 泌尿系统感染以后尿液里面有大量的白细胞,出现了白色漂浮物,也就是白色絮状物。出现血尿、血块,说明泌尿系统感染已经非常严重,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要多喝水,勤排尿,应用抗感染药物以后,一般症状能缓解。乳糜尿多是由于恶性肿瘤、结核或者丝虫病引起,需积极进行各种检查以明确诊断。 患者近期做了膀胱镜等检查,有可能手术过程中损伤了黏膜,造成黏膜脱落,出现血尿、血块、白色絮状物的情况。出现血尿、血块、白色絮状物的情况,及时进行各种检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男性尿血、尿道痛,多考虑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 泌尿系统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尿不尽、排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当出现血尿时说明泌尿系统感染比较严重,建议去泌尿外科进行检查。不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肉眼血尿,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建议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彩超、核磁共振、CT等检查。 如果患者尿血、尿道痛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需服用抗生素治疗,首选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同时还要注意多饮水,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
宝宝肾功能不好会出现早晨起床后脸浮肿或者双下肢的浮肿,这种情况主要是肾脏功能障碍导致尿排泄受阻出现局部水肿。还会出现尿量的变化,多尿或者少尿,一些尿液也会出现浑浊而且泡沫多,会出现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的情况。 肾功能不好会导致肾脏的重吸收受到影响,发生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代谢性的酸中毒。肾功能不好的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低、精神差,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的情况。 如果出现了上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给宝宝检查,对症治疗。
尿血尿分叉,有可能是如下几种原因引起: 一、泌尿系统梗阻,比如尿道结石、尿道肿瘤等。肿瘤以及结石会引起尿道管腔局部堵塞,所以会出现尿血、尿痛、尿分叉的现象。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泌尿系统B超、CT等检查,如果存在肿瘤或者结石,应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时,腺体会突向尿道以及膀胱腔,所以尿道管腔变得不圆滑,也会变细,排尿时就容易出现不顺畅,尿分叉,夜尿频多等现象。患者可进行尿分析、泌尿系统彩超检查,确诊以后,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葡萄吃多了有可能引起血尿,不过这种血尿是生理性的现象。尿液里面并没有红细胞,只是红色的色素沉着。比如患者食用紫薯、葡萄、火龙果以后会出现尿液发红的现象,会误以为是血尿。 一般食物不会引起血尿,血尿多是疾病因素,或者是长时间站立、高热、严寒、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先天肾脏畸形、药物因素造成的。疾病因素主要指的是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路感染、结石、肾脏疾病、肿瘤等。 葡萄吃多了以后出现血尿如果只是一过性的,不必担心。如果尿血的情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需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