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急诊科主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兼)/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为航天中心医院急救部学科带头人,先后组建外科ICU、重症医学科、急诊ICU,急救部成为京西地区最大的危重患者救治中心,危重患者DRG组数及CMI值位列北京市前三名。
1、创建航天中心医院外科ICU,填补了医院学科空白。
2012年5月本人负责组建航天中心医院外科ICU,聘为主任,在短短的1年时间里,ICU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外科到综合,完善了学科建设,能独立完成ICU领域国内领先技术,为外科保驾护航,促进学科发展。成功救治了近千例危重病人,有力地保障了危重患者安全。
2、创建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救部,填补了医院学科空白,成为医院重症医学奠基者和开拓者。
为加强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系统及统一管理,于2012年12月在外科ICU基础上组建了重症医学科,并成立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组成的急救部。在担任急救部主任期间,完善学科建设,使急救部成为制度完善、流程顺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医护队伍配备合理、设备先进、技术全面、环境优美的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急救中心,危重救治成功率98%,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发展壮大急诊科,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学科。
2013年以前,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为医院弱势学科,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经过近6年急诊人不懈努力,将急诊科由原来的急诊室“通道式”模式建设成为囊括“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加强治疗、快速康复、急诊留观”五位一体的急诊医学模式,形成了以“急诊外科、急诊内科、急诊危重症”为核心的三足鼎立亚学科结构,构建了以“呼吸与循环危重症、创伤与危重症、感染性疾病诊治”为基础的亚专业发展方向,在国内急诊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学科建设指标位于国内前列。
4、建设一支优秀的急危重医生团队
在6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40多名急诊急救及重症医学专业人才,临床能力及技术水平达国内一流。
5、急诊急救技术国际领先
开展了国内能开展的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脏支持、肝脏支持、营养支持、凝血支持、内环境支持,开展ECMO(体外膜氧和技术)、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心脏临时起搏器、CRRT(持续性血液净化)、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EN/PN(肠内/肠外营养)、PICCO、EV1000A、SwanGanz、腹内压监测、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并率先开展了ECPR技术。可以对危重病人全面的生命支持,影响力覆盖全国。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适用于胃肠道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胃炎,胃十二指肠炎,
溶解胆石。用于早期胆固醇性结石及孤立性、混合性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结石
溶解胆石。用于早期胆固醇性结石及孤立性、混合性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结石
缓解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道炎所伴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或灼热
用于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三级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