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通过性激素六项、子宫附件B超等检查,可以明确。 检查性激素六项可以了解性激素水平,如果睾酮偏高、FSH与LH比值异常,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性大。检查子宫附件B超如果提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即有多个不成熟小卵泡,甚至呈项链征即可以明确诊断。 如果有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多毛、痤疮、肥胖等临床症状,需要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确诊后需要及时规范治疗。
多房性囊性包块通常指囊肿以卵巢囊肿为多见,说明囊肿中有多个小囊肿。 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囊肿以及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以黄体囊肿为多见,与雌孕激素改变有关。病理性囊肿可以单房,也可以多房,比如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囊肿等。 如果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以上,有腹痛或者影响月经,具有手术指征者需要通过腹腔镜手术将囊肿切除。切除后做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囊肿具体性质。大部分以良性为多见,但也有可能是卵巢癌。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性激素水平紊乱,也与细胞遗传学异常密切相关。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考虑与女性激素密切相关。通常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期,青春期前相对少见,绝经后随着激素水平下降会逐渐萎缩或消失。如果有性激素水平紊乱,比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异常,有可能会导致子宫肌瘤发生或者促进子宫肌瘤有丝分裂。 细胞遗传学异常也可能会诱发子宫肌瘤,考虑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
肚子胀大姨妈不下来,可以通过服用活血化瘀药物或者孕激素催经。 大姨妈即月经,月经来潮前肚子胀与子宫收缩密切相关。如果子宫内膜已经相对较厚,通常月经很快会来潮,适当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催经效果。如果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月经推迟,通过孕激素也可以促进月经来潮。 月经推迟时间较长,腹痛腹胀症状明显,需要检查子宫附件B超了解宫腔以及盆腔内情况,比如是否有子宫肌瘤、盆腔积液等。
豆腐渣样白带,常见于念珠菌或霉菌等感染导致。 如果发现有豆腐渣样白带,考虑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查白带常规,通常提示有念珠菌或者霉菌感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性改变会引起念珠菌、霉菌等繁衍滋生。炎症加重会引起白带性质改变,表现为乳凝状或者豆腐渣样。 检查明确后,需要积极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通过局部用药或者全身用药,通常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需要严格禁性生活及盆浴,以免通过性交相互感染。
第一天来月经颜色黑、量少,与宫内有淤血密切相关,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妇科炎症等疾病导致。 一般月经来第一天量相对少,属于正常。有少量淤血排出则颜色相对黑或者伴有血块,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伴有腹痛,可以适当服用活血化瘀调经药物促进宫内淤血排出。 黄体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紊乱疾病也可能会影响月经,检查性激素六项可以明确。如果阴道分泌物异常,伴外阴阴道瘙痒,也可能是妇科炎症导致。
大姨妈期间可以适当做散步、慢跑等运动。 大姨妈即月经,月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但如果没有不适症状,适当做有氧运动对身体有益,包括散步、慢跑等。尤其是饭后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助消化。 如果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者严重的痛经,暂时不适宜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以休息为主,通过按摩、热敷下腹部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出血较多者需要及时用药处理,以免慢性贫血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
大便时阴道出血需要检查明确原因并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为主。 大便时腹压增大,有可能会使得阴道有少量血液流出。月经期或者排卵期有少量出血,有可能是月经血或者排卵期出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果是阴道不规则出血,甚至伴有腹痛、白带异常等,与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密切相关。 明确后需要通过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如果有手术指征,评估后行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处理,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月经及生育。
处女引起妇科疾病,考虑与不注意饮食卫生、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妇科疾病不一定通过性交获得,处女如果经常吃过多湿热、辛辣食物、不注意经期卫生、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阴道菌群失调,通常会引起妇科炎症。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质黏稠、有异味等。 妇科疾病还包括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等,与内分泌紊乱疾病有关,比如雌激素分泌过多等。不注意规律作息、情绪波动大、内分泌紊乱,同样会诱发妇科疾病。
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消瘀散结药物等可以让子宫肌瘤变小。 如果检查子宫附件B超提示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体积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比如醋酸亮丙瑞林,可以起到使子宫肌瘤变小的作用,用药治疗三个月后复查。消瘀散结中药或中成药,比如:宫瘤消胶囊,也可以作为子宫肌瘤药物保守治疗的常用药。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心情愉悦,定期复查了解子宫肌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