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月子后吃肉类、蛋类等食物以及补益气血药物,可以起到补气血、促产后恢复的作用。 坐月子期间饮食需要营养均衡,通过肉类、蛋类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可以促进产后恢复。尤其是煲鸡汤,在鸡汤中放置红枣、党参等中药,效果相对良好。 如果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检查提示有贫血,适当服用补益气血药物,可以改善贫血症状。气血充足后对身体恢复可以起到较大作用,以免影响子宫复旧。

左卵巢囊性结节的治疗方法包括随诊、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等。 左侧卵巢囊性结节常见于左侧卵巢囊肿,如果囊肿不大,考虑为生理性黄体囊肿,以随诊为主,定期复查了解囊肿变化,高度警惕急腹症,比如囊肿破裂或囊肿蒂扭转。如果囊肿直径在3cm左右,偶尔出现腹痛等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比如服用消散结药物等。 如果有附件区胀痛,结合理疗,比如艾灸、针灸等对病情恢复有益。如果囊肿直径大于5cm,临床症状明显,可以手术切除。

纵隔子宫流产后有可能会影响子宫复旧,导致宫内残留等。 纵隔子宫包括完全性纵隔子宫以及不完全性纵膈子宫,尤其是不完全性纵膈子宫很容易引起自然流产或稽留流产。流产后会影响子宫收缩,不利于宫内残留的淤血及蜕膜组织排出,从而导致宫内残留。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较长,通过复查B超可以明确,确诊后必要时需要行清宫处理。 如果纵膈子宫对生育影响较大,通常建议行宫腔镜手术将纵隔面切除。

子宫息肉1cm不算大,但有症状同样需要手术切除。 子宫息肉包括宫颈息肉以及子宫内膜息肉,1cm的息肉不算很大,通常为良性病变,如果没有症状,不影响月经及怀孕,则对身体伤害不大,但同样建议手术治疗。尤其是息肉持续增大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反复流产甚至不孕等,可以通过手术将息肉摘除或者切除。 如果是宫颈息肉,以利普刀等手术治疗为主。如果是子宫内膜息肉,可以通过宫腔镜手术行息肉切除,以免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发展为癌变。

子宫体略小与先天性子宫畸形有关,既往做过子宫手术也可能引起子宫体略小。 要了解子宫体积大小,通过检查子宫附件B超可以明确,测量子宫长、宽、厚即可。如果子宫体略小,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子宫畸形,比如幼稚子宫等。 子宫体过小有可能会影响月经及怀孕,如果是由于激素改变引起,适当调理后可以逐渐改善。偏小不明显,仍然有正常月经来潮,对怀孕影响不大,严重者需要手术处理。如果既往做过子宫手术,也可能影响子宫体形态及大小。

怀孕有血尿伴血块,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治疗。 正常尿液不会有血液,如果为血尿,需要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B超等,明确是否有尿路感染或者泌尿系结石,尤其是合并有尿频、尿急、尿痛、肾区疼痛者,如果出血较多会伴有血块,明确原因后及时治疗,以免引起慢性贫血。 女性阴道和尿道相邻,需要鉴别是尿道或者阴道出血。如果是阴道出血,高度警惕先兆流产或者先兆早产。确诊后积极保胎治疗,如果保胎有效,出血通常会逐渐减少。

怀孕四个月同房后有尿血、尿道刺痛,与尿路感染密切相关。 孕中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同房,但需要注意性交卫生。如果性生活过于暴力或者不注意性交卫生,很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尿血、尿道刺痛是常见的尿路感染临床症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不适。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要选择孕期适用的抗生素抗炎治疗,加强尿道清洁卫生。 女性尿道及阴道相邻,很容易引起阴道炎。炎症上行感染,引起流产的风险会增大。

孕妇肺炎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等。 孕期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肺炎。如果出现咳嗽、咳痰,需要高度警惕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合并有发热,尤其是呼吸音粗,听诊肺部有啰音,需要高度警惕肺炎,通过检查胸部CT等可以明确。 期间需要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了解炎症性指标。如果炎症明显,需要积极抗炎治疗。规范治疗1~2周后,通常炎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免发展为重症肺炎。

孕妇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吃止咳化痰药物、抗炎或抗病毒药物等。 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病毒感染,确诊后如果是急性期,需要予抗病毒治疗。有明显咳嗽咳痰症状者,遵医嘱服用氨溴索口服液等止咳化痰药物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合并有支气管炎或者肺炎,需要积极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抗炎治疗。 孕妇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需要注意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确诊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后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以免炎症加重。持续发烧对胎儿发育可能会造成影响。

乳房有点痛不一定是怀孕,也有可能是乳腺疾病引起。 乳房疼痛与激素改变、炎症刺激或者肿瘤压迫等有关,需要通过检查乳腺B超加以明确。如果有性生活,没有避孕措施,尤其是排卵期同房则怀孕可能性较大。乳房胀痛考虑与激素改变有关,不一定是怀孕,经前期也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症状,需要通过血尿HCG等检查明确是否怀孕。 如果排除怀孕,乳房胀痛症状持续加重,需要检查明确原因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