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合并妊娠需要检查了解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怀孕后需要通过抽血检查了解肝功能情况。 1、如果肝功能损害,检查提示有乙肝病毒DNA复制,孕期同样需要结合护肝、抗病毒等治疗,选择孕期适用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不大,以免病情加重引起肝功能衰竭,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了解指标变化。 2、如果检查肝功能正常,没有病毒复制,孕期暂时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饮食,适当锻炼,定期产检即可。

药流感染应该积极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炎症性指标情况,感染控制后必要时清宫处理。 药流引起宫内感染,主要的症状是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一旦确诊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通常规范治疗一周左右,感染可以得到控制。期间需要密切监测炎症性指标情况,比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 如果检查子宫附件B超提示有药流不全,感染控制后可以通过清宫处理,以免残留物机化会加重感染,甚至引起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羊水漏和分泌物的区别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分泌物通常在孕晚期增多,质粘稠,呈蛋清样,与宫颈粘液栓分泌有关,量少,无异味。羊水则会发现有突然阴道流液增多,湿透内裤,活动后增多。 二、分泌物的量与雌孕激素改变有关。羊水量可以通过检查子宫胎儿B超明确。 三、通过PH试纸可以明确是否为羊水,必要时行宫颈内检了解宫口情况。如果有液体从宫口流出,考虑是羊水漏出,还需要结合B超检查了解羊水量变化。

严重阴道炎需要通过饮食、卫生、锻炼、药物甚至手术等治疗。 1、做到清淡饮食,不要吃过多湿热、油炸、辛辣食物。 2、加强外阴清洁卫生,尤其是治疗期间需要严格禁性生活及盆浴,必要时需要夫妻同检同治。 3、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 4、如果有阴道菌群失调,通过益生菌等可以调节阴道微生态失衡。 5、检查白带常规可以明确具体致病菌群,确诊后可以通过全身或者局部用药。严重者可以通过手术处理,比如阴道菌群置换术等。

细菌性阴道炎的用药方法,包括口服用药、阴道局部用药等。 如果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样,有腥臭味,伴外阴阴道瘙痒,需要高度警惕细菌性阴道炎,通过检查白带常规可以明确。确诊后需要积极抗炎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全身用药,比如抗生素治疗,也可以通过阴道局部用药,但需要避开阴道出血期间,并且针对于有性生活后的女性。 规范抗炎治疗通常细菌可以得到抑制,症状改善后或者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常规,了解治疗效果。

未育宫颈糜烂大部分没有症状,如果炎症明显,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 宫颈糜烂样改变分为生理性以及病理性,大部分都属于生理性,尤其针对于未育的女性。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及卫生,预防妇科炎症即可。 如果有慢性子宫颈炎,炎症明显则阴道分泌物增多、质浓稠,分泌物较多刺激外阴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同时可伴有接触性出血,包括妇科内检或者性交后出血。

外阴部压痛以抗炎治疗为主,可结合局部理疗进行处理,如果形成囊肿或脓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外阴部有压痛常见于外阴炎、阴道炎等炎症刺激。如果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以抗炎治疗为主。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炎症控制后疼痛的症状可以改善。可结合局部理疗,比如艾灸、烫熨、红光、微波等,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 如果是前庭大腺囊肿或者前庭大腺脓肿导致外阴部有压痛,触摸有波动感,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比如造口术或者切开引流术。

子宫后位不需要特殊治疗,痛经需要检查明确原因后对症处理。 1、如果是原发性痛经,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用药后疼痛症状可以缓解,与子宫内膜释放较多前列腺素、盆腔充血、子宫收缩等密切相关。 2、如果是继发性痛经,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病情严重,需要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 3、黏膜下子宫肌瘤同样会引起痛经,需要行宫腔镜手术将肌瘤剔除。 子宫后位属于正常的子宫位置,不需要特殊处理。

痛经腿冰凉是不正常的。 痛经与子宫内膜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盆腔充血、子宫收缩等密切相关。如果疼痛明显,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可能会引起腿部冰凉,疼痛不能耐受或者过度紧张,也会引起四肢厥冷表现。如果有头晕乏力、血压下降等,高度警惕疼痛性休克。 有部分女性痛经与中医宫寒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冷痛,还可能伴有肢体冰凉等症状,需要通过子宫部位理疗以及服用暖宫散寒药物加以缓解。

痛经的病案是相对多的,临床上比较常见。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以及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常见于青春期女性,子宫内膜释放较多前列腺素、盆腔充血、工作压力大或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痛经。需要通过自身调节,必要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止痛。 继发性痛经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黏膜下肌瘤、盆腔粘连等为多见,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如果痛经进行性加重,需要及时检查明确并治疗,以免影响月经及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