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林

陈纪林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陈纪林医生简介

陈纪林,男,67岁,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问专家。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赴意大利、荷兰等国家进修,199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至2002年担任冠心病研究室主任,2003年至2009年担任冠心病诊治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介入培训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循环杂志常务副主编,医心评论杂志主任委员等。

从事冠心病领域研究近三十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60余篇,主编医学著作3部,参加10部医学著作的编写工作。先后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美施贵宝医学发展基金心血管病学一等奖1项;2002年度获卫生部颁发的优秀医师二等奖(吴杨奖)。

主要临床和科研工作成绩如下:

(1)1983年发现混合型心绞痛的一些临床类型早于国外文献(1985,Maseri)并提出缺血叠加效应是导致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阈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发现和率先提出(1986年)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后出现T波倒置是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可作为该型心绞痛的重要诊断线索。

(3)发现和提出(1992年)90%左右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是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产生自发型心绞痛发作的临界性狭窄,对临床医师判断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4)对卧位型心绞痛发病机理和治疗提出不同于国际传统认识的新观点:①卧位型心绞痛应属于劳力型心绞痛,不应归入自发型心绞痛(1983年);②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1992年);③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扩张剂作为该型心绞痛的首选治疗药物,取代传统的强心、利尿治疗产生满意的治疗效果(1992年)。

(5)根据104例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造影资料提出无ST段抬高的AMI也存在再灌注治疗的问题,急诊介入治疗应是首选治疗(2001年)。

(6)国际上首次提出(2002年)下间壁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7)提出加强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稳定斑块的重要措施,并建立了相关的动物模型。

(8)在无国外相关报道的情况下,采用切割球囊+金属裸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取得满意的疗效。既使在药物支架广泛应用的时代,对于不能长期耐受双抗血小板药物或对于大于75岁的老年患者,上述治疗方法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9)提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新分型(2003-2005),与国外分型相比该分型不仅好记,思路清晰并且对冠心病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该分型已被国内外专家所引用。

(10)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特殊的前降支开口病变提出了两种支架置入的方法,分别命名为“接力”式支架置入方法(implantingstentswithrelaymethod)和支架与球囊对吻的支架置入方法(stentkissingballoon,SKB),其远期疗效有待临床长期随访证实。

(11)提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新思路(2013),即筛选出此类患者临界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积分方法决定是否行介入治疗(PSCD积分)。该项研究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其可靠性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陈纪林医生执业地点
陈纪林医生出诊时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
时间 上午 下午 晚上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陈纪林医生的联系方式
电话:
010-114(预约挂号),010-88398866,68314466(总机),010-88398331(挂号室),010-88398700(咨询)
地址:
总部: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西二环路、阜成门立交桥西侧北);第二住院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北街甲1号;
同科室医生推荐 更多»
杨跃进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和心功能的保护;心血管病急症的救治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心力衰竭的防治;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的技术

陈在嘉 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病医疗研究

高润霖

擅长:心内科,特别是冠心病临床、各类心绞痛病理生理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等

西城区冠心病中心医生推荐 更多»
周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建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文海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陈周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杜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院咨询 更多»
1动脉导管未闭麻醉原则有很多,首先,由于静脉注射镇静止痛药物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严禁一次性使用最大推荐剂量给患者,以免发生危险,应另外寻找适合患者的剂量。其次,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用药原则。比如使用吸入麻醉药七氟醚时,如果患者身体不好,MAC值降低,就要减少剂量。对于一些年轻力壮的患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代谢较快,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剂量。 2肺动脉楔压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监测指标,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肺动脉楔压是指血液通过肺循环对肺动脉血管产生的侧压。左心房和左室舒张末压是反映左室功能及其前负荷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为6到12mmhg,收缩压为10到30mmhg,舒张压为5到0mmhg。 3心包囊肿的ct可能是囊肿的大小、位置以及特征,相较于X线,对心包囊肿具有的鉴别诊断。CT对心包囊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囊肿可以出现在心包的不同位置,大部分位于心包的右侧,少数会出现在左侧,少数可以靠近上纵隔、门甚至左心尖。CT上可发现心包可有单室、平均圆形、囊性密度影。CT值不高,0~20左右,密度均匀微弱。包膜形状圆形,壁薄而光滑,有时可见钙化点。动态检查时囊肿与心影分离,有传导搏动。 4以早期发现心脏泵功能异常的指标是心输出量、心指白数、心脏储备、射血分数和做功(每分钟做功和每分钟做功)。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右心室搏动的血量,等于每搏心输出量x心率,心脏指数:每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心脏储备:心脏满足身体需要和提高心输出量的能力,可以用心脏活动时的最大工作能力和安静时的工作能力之差来表示,注射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中的卒中容积百分比。 5心脏触诊是心脏部分体格检查的重要步骤。心脏的触诊通常和视诊同时进行,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心脏的触诊的方法有心脏搏动、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等,检查是为了确定心脏搏动的位置,心前区是否震颤,心包是否有摩擦感,心脏触诊可以确定心脏是不是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 6升麻具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对于二尖瓣脱垂这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的。二尖脱垂,这种情况属于中医上来讲的,气血两虚的范畴,而升麻这个药具有生育阳气,升阳的作用,在临床上,以配合一些补气补血的药物一起治疗,对于这种疾病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有些慢性疾病还可以治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级甲等

总部: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西二环路、阜成门立交桥西侧北);第二住院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北街甲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