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儿童肾脏与过敏风湿...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严重程度与其受累的脏器有关。 单纯的皮肤型过敏性紫癜大多预后良好。 腹型紫癜症状影响近期预后,如果消化道症状严重并发肠出血、肠套叠或肠穿孔,需及时处理,必要时甚至要紧急止血或手术治疗。 肾型紫癜与远期预后有关,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但如果只是单纯的镜下血尿,孩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
脱敏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 1、过敏性疾病的准确诊断,并明确引发症状的过敏原。 2、标准化的过敏原制剂的准确选择,对疗效有关键作用。 3、找标准、规范、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过敏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脱敏方案。在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监护下,进行脱敏治疗。 4、谨遵医嘱、规律治疗,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
小孩得了过敏性紫癜的做法具体如下: 首先,不要过度紧张,儿童过敏性紫癜大部分属于轻型。 其次,需要及时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尤其是合并消化道受累的患者。另外,部分脏器受累时,患者可能无法自行发现异常以及评估病情。而医生面诊可帮助寻找病因,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病情,并给予治疗和注意事项的指导等。
过敏性紫癜并非就是过敏反应,两者不完全一样。 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4型,过敏指的是I型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参与过敏的关键细胞因子是IgE。而过敏性紫癜属于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参与发病的关键细胞因子是IgA。 所以,无论从病因及致病机制,还是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上,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
脱敏治疗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确定过敏原:进行过敏原监测,如血液监测或皮肤点刺试验等。 二、制定脱敏方案:脱敏治疗主要有皮下和舌下两种方式,即注射或口服。 1、注射方式:确定相应的过敏原疫苗,定期注射,逐渐增加剂量。 2、口服方式:对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医生可能推荐服用滴剂或片剂。
过敏不具有传染性。 过敏不是传染性疾病,但过敏是有遗传性的。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那么孩子出现过敏的风险大概在20-40%;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性疾病,那么孩子出现过敏的风险大概在50-80%。 所以,过敏不会传染,但有一定的遗传性。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一定是以人为本,病史和症状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过敏原检查,来共同判断过敏性疾病。 例如,过敏原检查单上提示大米是阳性,但宝宝从小就吃,无不适症状,则其参考价值不大,孩子无需回避。相反,部分化验单暂时没有反应异常情况,但孩子每次摄入同种食物就会出现症状,则需要处理并积极预防。
准爸准妈备孕期间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做法具体如下: 1、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减少灰尘,尽量不养宠物,避免吸烟或接触二手烟,保持室内干燥。 2、饮食调整:对既往明确的食物过敏原进行回避或替换,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都可以减少新生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后有3种转归。 1、在儿童时期本身有食物过敏,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人出现耐受情况。 2、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的过敏症状会加重。这部分人常常本身是过敏体质,虽然食物过敏改善了,但出现过敏性鼻炎等症状且逐渐加重。 3、还有一类人对食物过敏没有太大变化,维持较稳定的状态。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饮食管理如下: 在急性期,宜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禁食过热、辛辣油腻、坚硬、粗糙等食物,以免增加肠道负担。 但长期过度饮食控制易造成营养缺乏,需要科学管理。一般在孩子消化道症状消失、无新出皮疹1-2周后,可逐渐增加食物种类。若食用过程中有不良反应或病情反复,即刻停止食用。
食物过敏是引起过敏性紫癜众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诱因。 其致病机制在于具有遗传学背景或有过敏体质的的个体,在摄入相关食物后,会导致胃肠道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相关的食物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管局部引起炎症,引起肠壁水肿。易过敏或者原来不过敏的食物,在疾病的急性期也可加重症状。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 在疾病急性期时,尤其是已存在胃肠道受累的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宜进食清淡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禁食过热、辛辣油腻的食品及坚硬、粗糙的食物。 此外,过敏原检查可作为急性期饮食的参照,但还需要考虑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长期过度饮食控制易造成营养缺乏。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总体上是由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过敏只是引起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其中一个原因。它可能与感染、免疫、药物、饮食、气候、精神等因素有关。过敏性紫癜不同脏器的血管受累会出现相应的表现。 所以,并非用抗过敏药物即可治疗过敏性紫癜,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指导治疗。
脱敏治疗一般建议总疗程为3-5年时间,至少需要2年时间。 目前儿童脱敏的主要方式有皮下脱敏和舌下脱敏。 1、皮下脱敏:一般推荐在≥5岁的患儿中进行。 2、舌下脱敏:考虑到儿童的依从性,即儿童对配合治疗的理解能力及执行能力,还有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考虑,国内建议可在3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儿童中开展。
孩子过敏并不是因为免疫力太低,而是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过敏体质:导致了免疫功能紊乱或不协调不平衡。 2、接触了引发过敏的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过敏原。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引起患者的过敏症状。所以,过敏与本身的体质有关,而与免疫力无关。
过敏儿童通过脱敏会有多重获益,具体如下: 通过脱敏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减少因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减少患者新发过敏原的风险。 从脱敏效果上来看,儿童优于成人,病程短的患者脱敏效果要优于病程长的患者。
脱敏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脱敏治疗的目的是纠正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提高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进而改善过敏症状。所以,脱敏治疗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害,相反,患者症状改善、减少了对症治疗药物的使用,改善了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促进作用。
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的紫癜样皮疹,对称分布、身侧较多、分批出现。如累及不同脏器,可出现以下表现: 1、病变侵犯消化道黏膜或腹部脏器的血管,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血便等。 2、患者还可伴发关节症状,如下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 3、部分患者累及肾脏,出现血尿、蛋白尿等。
儿童脱敏治疗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 1、开始治疗前,需接受必要的健康宣教,如避免接触过敏原等等。 2、准确提供病史,如近期健康状态等。 3、免疫治疗前,安静休息>15min,脱敏后观察时间≥30min。 4、如有疫苗接种计划,提前告知医生。 5、坚持规范化用药,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定期复查。
过敏性紫癜,又称IgA血管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常见发病年龄为3-14岁,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更为多见。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感染、药物、环境等特殊诱因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累及小血管,导致血管炎的表现。 不同脏器的血管受累会出现相应症状,不同患者的表现也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