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对肺癌、肺部感染及冠心病的影像诊断,对早期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癌,手术后...
做CT后不需要半年后再怀孕。 一般来说做完CT三个月就可以怀孕了。 卵子一个月排一次,CT不会一直带有辐射,CT扫描时才有辐射,扫描结束后就没有辐射了。CT辐射是一过性的,做完CT检查后身上不会有辐射残留,多次CT辐射也不会在体内积累,因此超过三个月再怀孕是很安全的。
目前所有的文献没有报道影像检查辐射导致肺癌的发生率升高。 但如果因为担心辐射而不去做检查,导致没能及时发现肿瘤,而延误病情,则得不偿失。 因此需要做影像检查来做疾病诊断的时候,必须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在日常诊断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体需要选择合理合适的影像检查,避免或者减少不必要或者多余的放射检查。
低剂量CT是相对于常规CT扫描而言的一种CT检查,即通过降低管电压或管电流、增加螺距、使用新型探测器材料、改善图像重建算法等,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同时,降低CT辐射剂量,从而减少辐射暴露。 简单讲,低剂量CT就是采用低X线辐射剂量对病变做检查,多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
CT辐射不算大。 CT辐射剂量受各种因素影响,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在5-8mSv,低剂量CT可以达到1-2mSv。 根据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标准,一年可做100次胸部CT平扫。一次事件中个人接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100mSv,相当于同时重复做15-20次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
肺结节随访首先要判断结节是实性结节还是磨玻璃结节。 无论是实性结节还是磨玻璃结节,在随访过程中有增大都需及时干预。 原则上,结节是恶性的概率越高,随访的间隔时间越短,可以安排3-6个月随访一次;结节是良性的概率越,随访的间隔时间越长,可以安排1-2年随访一次。
CT看到结节呈分叶、有毛刺、有胸膜牵拉或者是偏心空洞的时候,要高度怀疑肺癌。若有旧片对比,发现结节有逐年增大,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部分早期磨玻璃结节并无以上表现,而是表现为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结节,这时需动态观察,发现结节有逐年增大的时候,也要考虑肺癌的可能。 最后的确诊需要病理活检。
CT筛查肺癌的准确率高。但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CT筛查肺癌的准确率: 1、CT设备:好的CT设备主要具备宽探测器、高时间分辨率,图像清楚。 2、图像重建技术:用高分辨率算法和1mm层厚层距重建图像。。 3、放射科医生:经验丰富的医生能较敏锐地发现肺结节,且判断结节是良恶性的准确性较高。
混合磨玻璃结节不一定是肺癌。 混合磨玻璃结节可以是炎症或肺癌,局限性肺炎和肺腺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 第一次发现混合磨玻璃结节,≥10mm的可以口服抗生素2周,停药1-3个月后再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10mm的可用可不用抗生素,3-6个月后再复查胸部CT。
根据病情需求做检查就可以,不必考虑前后两次CT检查间隔时间多久。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连续三个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辐射的总剂量不要超过250mSv。 而一个部位的CT检查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大概在2-6mSV,假如连续做了两次肺部CT检查,所接收的辐射剂量也不过12mSV。
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不是越低越好。 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图像的噪声很大,图像显示不清,无法发现病灶,相当于做无用的检查。 剂量很低的CT图片无法把结节,特别是单纯磨玻璃结节显示出来,因为背景和 单纯磨玻璃结节的影像一样。这时候并不是没有磨玻璃结节,而是较差的图像质量没有把它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