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在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支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疑难复杂病例的处理...
发现大肠癌如果还没有远处转移,这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医生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但是做完手术并非万事大吉,要根据肿瘤的分期确定术后是否进行化疗,要根据切除后肿瘤浸润的程度,还有淋巴结的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
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癌的重要手段。肺癌常规的筛查手段包括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还有血清的肿瘤标记检查等。用CT检查肺癌很灵敏,但常规CT的辐射比较大,费用也比较贵,不太适合普通人群大规模的筛查。但是低剂量螺旋CT让患者受更少的辐射CT的射线剂量,它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肺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
做完根治术的病人应该把自己当做健康人,应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健身。肿瘤是可以根治的,或者部分肿瘤可以根治。很多慢性病像原发性高血压、恶性糖尿病是没有办法根治,但是肿瘤部分是可以根治的。一部分病人会在肿瘤根治术后复发,所以要预防复发。
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在化疗之后3-5天可能反应比较大,大部分是一周左右消失,比如化疗最常见的消化道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经过止吐等对症药物的应用,慢慢反应都会消失。还有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反应,会导致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低,在7-10天左右可能会出现,还需要定期复查。
化疗和放疗是可以同时做的。目前很多肿瘤同步放化疗是标准的治疗模式,如不能手术的肺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的同步放化疗,食管癌、直肠癌术前或术后的同步放化疗等,放疗期间进行同步化疗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两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靶点不同,可以互补,化疗对放疗可以起到增敏作用。
并不是每个乳腺肿瘤患者都要化疗。是否要化疗要根据患者的分期,以及肿瘤的类型来决定。如果乳腺癌是早期,可以仅仅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后没有复发的危险因素就不需要化疗。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仅用内分泌治疗就可以。
对晚期大肠癌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手段,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依然是晚期大肠癌重要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需要根据化疗是否需要联合,来决定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不化疗的晚期肠癌平均生存不到1年。而规范的治疗加上化疗、靶向治疗,平均延长患者寿命2年。
早期肝癌可以通过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健康体检发现。哪些人群要做肝癌筛查?高危人群,比如乙肝、丙肝感染者、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等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总的来说肿瘤患者应该掌握以下六大营养原则:第一,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力的基础。当然,正常人也是一样,普通食物是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因此不推荐保健食品。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等临床情况的患者,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治疗。
化疗可以不插管,但不插管可能有以下两点风险:因为化疗病人需要反复多次地进行静脉输液,有些治疗方案需要治疗12个疗程甚至更多。每个疗程需要2-3天的输液,手臂可见的外周血管是有限的,刚开始可能可以完成化疗,但越到后面就找不到血管。
肿瘤患者一定要做基因检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同的瘤种,不同的分期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患者做基因检测的项目和基因的数目也是不同的。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他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例如晚期胃癌的患者还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家里经济情况普通,只是为了看一下有没有适合的,已经在我国上市的靶向药物可以用,这只要测一下常见的几个基因,例如EGFR、AKL、ROS1、MET、RET等就可以。
肺癌的免疫治疗中,“神药”PD-1抗体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新药。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非小细胞患者,它是重要的治疗药物,就是这个病人没有靶向药可用。PD-1抗体不是“神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适用的人群大概有效率是20-30%。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第一,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是进行性增大,而且不伴有疼痛,质地比较嫩,可以推动。早期是彼此不粘连的,后期则可融合,抗感染或者抗结核治疗不会缩小。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其次是腋窝和腹股沟深部。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是指药物之箭识别并攻击标靶带有特定靶基因的癌细胞,也就是现在很时髦的“精准治疗”,通常的说法就是“私人定制”。医生怎样判断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适合哪种靶向药物治疗?胃癌早已经进入靶向治疗的时代,常见的靶点有EGFR、ALK、ROS1、MET、BRAF、RET、HER2等,医生要根据患者肿瘤中是否存在靶点,就必须做基因检测。
大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肿瘤,方法简单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意志和时间。首先饮食方面“三多两少”:多吃水果、蔬菜、纤维素,少吃红肉、少喝酒。其次,老生常谈:“多运动、少久坐。”最后还有一个终极大招就是做肠镜检查,因为正常的肠黏膜发展为腺瘤,息肉在变成肠癌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发展的时间5-15年,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切除它。
癌症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很好,肿瘤早期发现可以治愈。部分早期癌症病人经过规范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癌症在零期、一期、二期的癌症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即使三期也不错。
肿瘤即使发生了转移也是可以治疗的。肿瘤转移意味着肿瘤到了中晚期,对于药物敏感的肿瘤比如淋巴瘤、绒癌等,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对于发生了转移的癌症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均已到了不能完全治愈的程度。因此绝大多数发生转移的患者治疗目的不再是根治肿瘤,而是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将肿瘤变成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情况下与患者长期共存,也是属于带瘤生存。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很重要的手段,有些恶性肿瘤经过规范地化疗以后,可以让肿瘤明显缩小,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比如一些恶性肿瘤,像淋巴瘤,睾丸癌,绒癌,恶性肿瘤像肺癌、食管癌、胃癌等患者,经过规范地化疗以后也可能使肿瘤出现缩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某些肿瘤患者新型的治疗方法,被认为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或者新纪元。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伊匹木单抗或者PD-L1单抗,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早期研究结果并不理想。胰腺癌的耐药性受多因素影响,胰腺癌通常有比较低的肿瘤突变负荷,相比之下,黑色素瘤或者肺癌的突变负荷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