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及异位妊娠等的诊治。熟练掌握妇科各类手术...
卵巢癌的预防措施如下: 1、有基因突变的,30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阴超和CA125检测,完成生育后45岁前预防性的切除输卵管和卵巢。 2、有卵巢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定期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 3、未绝经的妇女,如需切除子宫,建议同时切除输卵管。 4、其他女性提倡定期体检、均衡饮食、坚持运动等。
早期卵巢癌应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明确手术病理分期,根据分期结果进行后续的辅助治疗,主要是化疗。 而晚期卵巢癌则强调“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足量足疗程的规范的含铂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策略。另外,治疗期间患者的信心、家人与社会的关怀也非常重要,可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如果有复发危险因素,则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而中期病例主要治疗方法是同期放化疗,5年生存率约70%-80%。晚期病例需要进行全身治疗或辅以局部区域放疗,5年生存率只有30%-50%。
卵巢癌一般采用手术病理分期,分为I、II、III、IV期。 I期卵巢癌的病灶局限于卵巢;当病灶蔓延至输卵管子宫及其他盆腔组织,但局限于盆腔时为II期;III期是病灶超出盆腔,蔓延至整个腹腔,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转移;IV期卵巢癌是指病灶侵犯了肝脏实质或肠管内壁或者超出腹腔范围。
早期宫颈癌手术后需不需要后续治疗因人而异。 早期宫颈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根治性的手术,手术后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评估复发的危险因素。如果存在复发相关的高危因素,就会按指南来选择相应的辅助治疗方式,如盆腔外照射、阴道近距离照射或者同时加上顺铂同期化疗。而如果不存在复发的危险因素,就不需要辅助治疗。
年轻女性患子宫内膜癌,需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 1、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 2、病灶局限于内膜; 3、影像学检查未见可疑转移灶; 4、无内分泌药物治疗禁忌及妊娠禁忌; 5、患者及家属对保守治疗风险已知情,并通过生殖科咨询; 6、有密切随访的条件。
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病例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而晚期病例就诊时症状也不特异,常常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纳差、易饱腹感、大便习惯改变等,或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甚至有的病人已经出现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才就诊。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要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相关的基因检测结果,评估复发风险,来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如存在复发危险因素,如年龄大于65岁、病灶大于2cm、细胞分化差等,需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等。另外,也要积极控制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子宫内膜癌其主要病因是子宫内膜累计接受雌激素刺激过多,如存在不孕症、绝经延迟(>55岁)、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4mm、多囊性卵巢综合征、长期服用他莫昔芬、Lynch综合征、高血压 、肥胖、糖尿病等,就属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要注意关注子宫内膜情况,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宫颈癌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逐步康复,在主管医生建议下,尽早进行床上活动、下床活动、按摩下肢等。 2、术后1个月,特别是术后2周内,忌进食大量的高蛋白汤汁。 3、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参与功能训练与恢复,如膀胱功能、排便功能等。 4、根据主管医生的评估和建议,完成后续辅助治疗和随访。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如下: 1、月经不调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月经。 2、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综合征、Lynch综合征、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4mm、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 3、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 4、有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排液,要及时就诊。
宫颈癌最主要的病因是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即HPV持续感染,其中属HPV16型和18型最高危,约70%的宫颈癌由这两种病毒感染导致,另20%的宫颈癌是由其他型别,如31、33、45、52和58型等的HPV感染导致。
部分卵巢癌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目前研究较清晰的是BRCA基因突变的妇女易患卵巢癌,接近30%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突变。因此,建议家族中有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女性,要进行BRCA等相关基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