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炎症疾病的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炎症疾病...
以下乳腺癌患者可选择新辅助药物治疗: 1、肿块>5cm或侵及乳腺皮肤。 2、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3、HER-2阳性。 4、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应大于2cm。 5、有保乳意愿,但肿瘤所占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建议,每两个周期评估化疗效果,如不理想,可直接手术。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哺乳初期最常见。表现有: 1、乳房疼痛、排乳不畅、局部出现楔形或不规则形的肿块。 2、乳房皮肤红、肿、热、痛,病变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腋窝出现肿大触痛的淋巴结。 3、全身症状。如体温达39-40℃,伴寒战、出汗、头晕、乏力等。 4、病情加重,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肿。
母乳喂养对孩子的远期好处: 1、体重生长趋势平稳,BMI更低。 2、智力更高。比人群整体水平高3.4分。 3、预防肥胖及过敏和哮喘。 4、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5、降低患1型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6、可能降低某些儿童癌症的发生概率。
乳腺影像学结果的分类及处理: 0类:评估未完成,需证实。 1类:阴性。恶性可能0%,筛查。 2类:良性。恶性可能0%,筛查。 3类:多为良性。恶性可能0%≤2%,随访。 4类:可疑恶性。恶性可能2%≤95%,活检。 5类:高度怀疑,恶性可能>95%,活检。 6类:病理证实。影像评估,手术。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 1、手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降低负荷。 2、放射。消除未切除肿瘤组织,减少残留。 3、化学药物。抑制分裂,消灭扩散的癌细胞。 4、内分泌。激素受体阳性适用。 5、分子靶向。HER-2(3+)适用。 6、免疫。化疗效果较差,无其他治疗措施适用。 7、中医。全程可用。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进食优质蛋白、富含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可加速伤口愈合。患者术后可适当食用大豆及豆制品,对抗雌激素,以及大蒜、菌菇类食物抗癌。忌食以下食物: 1、含致癌物质。如加工肉类,腌制品,烟熏烧烤。 2、含雌激素、生长激素。如蜂王浆、哈士蟆、紫河车。 3、高脂肪。 4、饮酒、吸烟。
中医治疗乳腺癌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单纯中医药治疗或术后调理,对其并发症、放化疗副反应、干预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情绪调控等均有良好效果。 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医治疗乳腺癌主要采用中药汤剂,如调神攻坚汤、紫根牡蛎汤。
以下乳腺疾病可以选择微创手术: 1、直径<3cm的良性肿瘤切除活检。 2、不可触及或触诊不满意,彩超引导下切除活检。 3、可一次性切除的多发性肿物。 4、美容要求较高的肿物切除活检。 5、提示可疑病灶,彩超定位下切除活检。 6、考虑乳腺恶性肿瘤,病灶散在,需切除较多组织活检。 7、脓肿引流冲洗。
钼靶X线检查辐射剂量很小。单次照射剂量仅2.5mGray,相当于乘坐一次国际航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因此,该检查引起癌变或致畸的几率极小,正常情况下约1次/年,是非常安全的。 钼靶对于发现早期乳腺癌和评估乳腺的整体情况很重要。亚洲人乳腺体积较小,腺体致密,钼靶显像不清晰,建议40岁后钼靶检查。
化疗药的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如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等。 2、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3、肝肾功能损伤:肝酶升高、黄疸、蛋白尿。 4、神经毒性:感觉障碍、口周、手足麻木感。 5、心脏毒性:心脏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受损,后期可出现心衰。 6、脱发:化疗结束后,再次生长发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