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如果长期不治疗,首先会导致一系列鼻窦炎的症状,例如鼻塞、脓涕、嗅觉下降和头面部胀痛。 这些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甚至可能逐渐加重,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在一些极端状况下,鼻窦炎可能会导致并发症。轻微的并发症可能包括分泌性中耳炎,这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更严重的情况可能引起眼睛和颅内的并发症。
腺样体是鼻腔后端的一个结构,判断其是否肥大的最直接且无害的检查方法是鼻内镜检查。 通过鼻内镜深入鼻腔后端,可以直接观察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从而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虽然有些家长朋友会选择X光片或CT来判断,但由于这些方法涉及射线,因此并不推荐使用。
鼻息肉实际上是鼻窦炎的一个体征。 鼻窦炎中有一个分型,称为伴鼻息肉的鼻窦炎。鼻息肉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当鼻息肉较小时,鼻塞可能不太明显。 然而,随着鼻息肉的增大,鼻塞感会变得更加明显。如果鼻息肉非常大,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嗅觉减退,即嗅觉不再那么灵敏。 对于一些病史较长且息肉较大的患者,他们不仅会经历鼻塞和嗅觉减退,而且在鼻外观上也会出现变化,鼻子可能会变得扁平且较低,这种情况在医学术语中被称为蛙鼻。
鼻窦炎的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鼻窦炎,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然而,当出现眼睛或颅内并发症时,会适时进行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则更为复杂。轻症的慢性鼻窦炎可以先尝试药物保守治疗,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才会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严重的慢性鼻窦炎,则需要采取手术加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打呼噜,这是因为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塞。 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会使患者出现明显的鼻塞症状。当患者在夜间睡觉时,由于鼻塞,他们会不自觉地张开嘴巴呼吸,从而引发打呼噜。
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症状和病因上都不完全相同。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和清涕,有时还会伴随鼻塞和嗅觉减退。相比之下,鼻窦炎的症状主要是鼻塞、浓鼻涕、嗅觉下降以及头面部的胀痛。
鼻窦炎是否需要手术,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想告诉大家,并非所有鼻窦炎都需要手术治疗。 鼻窦炎手术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对于慢性鼻窦炎,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次,急性鼻窦炎如果出现眼睛或颅内的并发症,也需要手术治疗;最后,真菌性鼻窦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别的鼻窦炎,需要手术来清除真菌团块。
睡觉时打呼噜,说明患者的鼻腔到口咽,再到喉咙这条上呼吸道的通道存在狭窄,气流有受阻的情况。 在睡眠状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周围的软组织会出现松弛和塌陷,导致上气道的狭窄和气流受阻更加明显。 因此,在气流出入的时候,会引起狭窄部位的软组织震动,这就是打呼噜的声音。
鼻息肉实际上是长期鼻腔和鼻窦炎症得不到控制的表现或结果。 预防鼻息肉,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积极控制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如果出现长期鼻塞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并进行鼻内镜检查以排查鼻息肉。
鼻窦炎的预防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需要增强体质,这有助于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其次,避免感冒也是预防鼻窦炎的重要措施,因为感冒是鼻窦炎的常见诱因。 此外,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及时控制病情也是预防鼻窦炎的关键。 如果感冒持续超过两周仍未完全康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炎症迁延不愈,最终引发鼻窦炎。
腺样体是一个淋巴组织,它通常在10岁以后自然萎缩。 为了使腺样体能够比较顺利且早期地萎缩,我们需要尽量减少对它的炎症刺激。这包括增强体质、避免感冒以及积极控制过敏性鼻炎等,从而控制炎症对腺样体组织的刺激,以促进其尽快萎缩。
要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在晚上小朋友睡觉时观察他们是否打呼噜、是否张嘴呼吸。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很有可能存在腺样体肥大的问题,建议您带小朋友去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检查,通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鼻窦炎患者可能会流鼻血,但相对而言鼻血量较少。 这是因为鼻窦炎患者常常因为鼻塞和浓鼻涕而频繁擤鼻涕,尤其是当擤鼻力度过大时,容易导致鼻腔黏膜中的微小静脉破裂,从而引发鼻出血。
鼻息肉通常继发于两种情况:一是病史较长的慢性鼻窦炎,二是严重的过敏性鼻炎。 因此,建议患者朋友们,如果患有慢性鼻窦炎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应积极控制病情,并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以排查鼻息肉。
患了鼻窦炎之后,我只能说,效果最好的是正规医院开具的药物。 鼻窦炎可以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两者在用药方面有一些差别。鼻窦炎的治疗需要用到抗生素、激素、抗过敏药物和粘液促排剂等多种药物,给药方式包括鼻喷、口服和鼻腔冲洗等多种方式。 所以,建议广大患者朋友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鼻塞是一个令人非常困扰的问题,要快速通气,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使用药物喷鼻或滴鼻,这种方法起效非常快。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麻黄素滴鼻液和盐酸羟甲唑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只能用于临时缓解症状,不宜长期使用。 2. 口服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这可以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虽然起效稍慢,但维持的时间会更久一些。
咽炎和扁桃体炎在症状上有一些重叠,因此区分它们需要求助医生。 在发作时,通过口咽部的体格检查可以区分两者。如果咽痛发作时,医生观察到双侧扁桃体红肿明显,并且有触痛,甚至可以看到脓点或溃疡,那么就是扁桃体炎。而咽炎患者,扁桃体上不会有以上表现。
慢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引起的。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扁桃体的隐窝引流不畅,导致细菌和病毒在此滋生。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和病毒会剧烈滋生,从而引起扁桃体炎的急性发作。
慢性扁桃体炎从理论上讲是有机会自愈的,但实际上更科学的讲法是,通过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调整生活方式以及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等手段,尽可能减少它的急性发作,而不是自愈。
腺样体肥大建议挂耳鼻喉科,但实际上很多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就诊的科室是儿科或者口腔科。 有些小朋友腺样体肥大引起家长重视的是鼻塞或流鼻涕的症状,因此他们去儿科就诊。还有一些年龄稍大的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引起家长注意的症状是腺样体面容和牙齿畸形,所以他们往往就诊于口腔科。耳鼻喉科经常会接到由口腔科和儿科转诊过来的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