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四级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级别,术后复发如果不能进行手术,可以在以前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调整。 患者术后一般短期之内不会再次进行放疗,因此可以调整化疗方案,通过调整药物观察能否进行控制。 部分复发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症状,如果身体的基础情况较差,可以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从西医角度来说,目前并无证实能够引起胶质瘤的食物,因此,胶质瘤患者一般没有特定的忌口食物。 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肿瘤患者应当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尽量避免刺激性的辛辣食物,或者发物,以免对病情产生影响。
胶质瘤术后假性进展是指肿瘤看似又生长了,但是假性的生长,并非肿瘤复发和进展。 目前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后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而在治疗早期的3-6个月内,复查磁共振可见肿瘤切除部位有团块状增生,如果无伴随症状,一般是放疗后的反应,无需特殊处理。 胶质瘤术后假性进展需要密切随访,通过动态观察判断。
胶质瘤术后复查,依据胶质瘤的分级而定。 1、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术后2-3天内需要进行磁共振复查,在开始放化疗时再进行一次复查,此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如果控制得较好,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低级别胶质瘤:如果手术切除比较彻底,可以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每半年或者一两年进行一次复查。
儿童胶质瘤一旦发现,大多需要手术,以下情况的儿童胶质瘤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1、儿童低级别视路胶质瘤,可以给予观察。 2、位于中脑被盖、脑半球,且无明显症状的低级别胶质瘤,可以观察。 3、位于儿童中线且广泛弥漫生长的高度恶性胶质瘤,手术无法获益,往往只需要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胶质瘤大多数为恶性,切除之后容易复发,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4级的高级别胶质瘤,尽管经过积极的手术切除和术后的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复发概率仍然较高。 低级别胶质瘤在完全切除后有可能不再复发,尤其是儿童低级别的良性胶质瘤,手术切除后可以治愈,无需术后放化疗,也不会复发。
儿童胶质瘤手术后有可能会复发,特别是儿童高级别胶质瘤。 儿童低级别的胶质瘤,尤其是一级胶质瘤,一般是良性的,在完全切除以后,可能无需进行放化疗,也不会复发。部分二级胶质瘤,在积极切除后也可能不复发。 胶质瘤是否会复发,具体还需要根据肿瘤的分级、病理类型、治疗方式以及手术切除的程度而评估。
胶质瘤绝大多数不会遗传,只有不到10%的胶质瘤有可能遗传。 尤其是发生在儿童的胶质瘤,可能因为合并遗传性的综合征,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但是,绝大多数胶质瘤是散发的,并非由于遗传因素或者理化因素而导致,因此,无需过于担心胶质瘤会遗传给后代子女。
儿童胶质瘤并没有特定的饮食对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有好处。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明确证据证实术后的饮食调理能够避免或延缓胶质瘤的复发。但是,患儿通过积极的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膳食的营养平衡,可以增强抵抗力,对术后的恢复和肿瘤的控制有好处。
胶质瘤不治疗可能会持续生长,从而导致以下症状: 1、当肿瘤压迫,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手脚活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 2、可能导致颅内高压,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部分特殊的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可能可以长期观察,在青少年时期自发消失,但这是极少数的情况。
可以观察或者需要暂缓手术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低级别且位于功能区的胶质瘤,可以予以观察。 2、未引起颅内高压或者梗阻症状,和神经纤维瘤病一型相关的部分视路胶质瘤,可以予以观察。 3、位于脑干、桥脑等部位的高级别胶质瘤。 4、患者身体条件特别差,需要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儿童胶质瘤形成的时间可长可短。 一般来说,恶性程度越高的胶质瘤,发生和形成的时间就越短,良性的胶质瘤可以很长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进展。其次,儿童胶质瘤也分为婴幼儿胶质瘤和非婴幼儿胶质瘤,部分婴幼儿低级别胶质瘤可以在三岁以内快速生长。 因此,儿童胶质瘤形成的时间根据恶性程度和发生年龄不同而不同。
儿童胶质瘤好发于中线部位,包括视交叉、丘脑、脑干、小脑等。 以最常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例,这一种肿瘤好发于小脑、视路、下丘脑,所以最常见的是中线部位的胶质瘤。 相对而言,大脑半球胶质瘤在儿童的发生率低很多。
低级别的儿童胶质瘤有可能可以控制。 一级儿童胶质瘤和部分二级儿童胶质瘤,在手术全切之后可以治愈,以后不会复发,是完全可控的,因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不能完全断言肿瘤是高级别还是低级别,部分肿瘤有其特殊性,如毛细胞胶质瘤、视路胶质瘤等,不能轻易断言其分级。
胶质瘤绝大多数是恶性的,也有一小部分的胶质瘤是良性的。 其中,一级胶质瘤是良性的,但大部分胶质瘤是3-4级,是高度恶性的。 但是,胶质瘤的良恶性也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所不同:发生在成人的胶质瘤以恶性居多;发生在儿童的胶质瘤有很大的比例是低级别的良性肿瘤,在完全切除后可以治愈。
二级胶质瘤是否能够治愈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年龄。 青少年以及儿童患者预后比成人好,在完全切除之后,有一部分的病人可以达到治愈。随着年龄的增大,40岁以上的成人需要积极的手术后放化疗,否则复发概率较大,很难完全治愈。 总体而言,对于二级的低级别胶质瘤,并非完全良性的胶质瘤,年龄越小预后越好,有可能治愈。
目前判定胶质瘤分级的方法有: 1、组织病理学:将肿瘤切除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做初步判定。 2、分子病理学:观察切除下来的肿瘤组织细胞内是否有基因改变。在近十几年来,分子病理在胶质瘤的级别诊断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童胶质瘤术后可以上学。 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手术以后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可以重新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也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 但是,部分胶质瘤患儿术后可能出现癫痫症状,随时可能发作,需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员重视,一旦出现癫痫等突发情况,需要及时送医处理。
儿童胶质瘤目前发病因素尚不明确,可能找不到确切的病因,可能的发病因素有: 1、遗传因素:大概有不到10%的胶质瘤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后天因素:绝大多数是因为接触理化刺激因素或者致癌因素,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形成了胶质瘤。
胶质瘤手术以后有可能失眠。 包括胶质瘤手术在内的神经外科手术,有可能会干扰脑的功能状态。同时,手术前、手术中或者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因为对巨大事件的应激,睡眠节律和睡眠习惯改变。 因此,胶质瘤术后常见失眠现象,一般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可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