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跳绳是否有用,需要结合结石的情况去判断。 结石较小且位置合适时,跳绳等跳跃运动有一定的作用。跳绳时身体上下跳动,借助自身的重力作用,能促使位于肾盂或输尿管、直径小于0.6厘米且表面光滑的结石向下移动,增加结石的排出率。但是当结石较大或位置不佳时,跳绳的作用是有限的。 如果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位于肾盏等不容易移动的部位,跳绳不仅难以排除结石,还可能因为结石移动摩擦黏膜,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甚至加重泌尿系统的梗阻,加重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PSA升高是前列腺癌的重要筛查指标,尤其是当PSA持续上升或数值异常高时,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然而,PSA升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前列腺癌,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PSA升高,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 此外,在进行泌尿道操作或对相关部位进行刺激,例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直肠指诊,甚至在同房射精后短期内检测,PSA都可能暂时性升高。 其他因素如前列腺损伤、尿潴留,甚至平时骑自行车也可能轻微影响PSA水平。 因此,一旦发现PSA升高,应及时到泌尿外科专科进行综合评估。
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痛苦,因为在放疗的时候射线会损伤肿瘤周围正常的组织,可以引发多种不适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因前列腺损伤导致,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排尿不适症状,以及腹泻、便秘、肛门疼痛等肠道不适。 此外,放疗还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疲乏等全身反应。 不过,这些症状通常都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缓解,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采取措施减轻这些不适症状。
前列腺癌可能会出现尿频,但通常发生在肿瘤进展期,且不是前列腺癌特有的症状。 尿频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增大压迫尿道,导致膀胱无法完全排空或受刺激引起尿频。 第二点是侵犯膀胱颈,晚期肿瘤侵犯膀胱颈部时,会直接影响膀胱的储尿功能,加重尿频。 其实尿频的原因很多,尿频无法判断是否为肿瘤。如果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尿频,应尽快就医查明原因。
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其实确切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但主要因素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年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50岁以上人群的风险显著地上升,65岁以上人群高发; 第二,遗传与家族史,我们统计发现,有父亲或兄弟患病者,风险是倍增的; 第三,种族的差异,非裔美国男性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而亚裔相对较低; 第四,生活方式,特别是一些高脂饮食,比如红肉、加工肉、高乳制品,摄入增加的话,也是导致前列腺癌的风险,还有蔬菜摄入不足,也是增加相关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肥胖,增加患者侵袭性前列腺癌及死亡的风险,还有就是吸烟,它与侵袭性癌及死亡风险相关。 另外一个就是激素,雄激素会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生长。 还有慢性炎症,反复的前列腺炎症可能损伤DNA,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所以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本质是与年龄、基因、种族、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尿路结石,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 对于较小的结石,通常小于6毫米,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和适度运动,如跳绳、爬楼梯等,促进结石自行排出。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排石药物,如排石颗粒、金钱草颗粒等。如果结石单发且直径小于两公分,如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然而,当结石大于两公分,或停留时间较长,以及造成肾积水时,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包括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碎石术等。
晚期前列腺癌虽然难以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雄激素过多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雄激素过多治疗通过降低雄激素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化疗和放疗可以杀死癌细胞,靶向治疗针对特定靶点,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此外还有一些姑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疼痛、尿失禁等等。 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肾结石会复发,且复发率较高。 肾结石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代谢异常,像钙高尿症、高草酸尿症等,会使尿液中相关成分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局部因素也会促进结石的形成。 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高蛋白、高盐、高脂饮食,饮水量少,久坐不动,同样会增加复发的风险。有研究表明,肾结石患者5年内复发率可高达50%左右。 因此,对于肾结石患者,即便已经治愈了,也需要定期地复查,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结石的复发。
长期憋尿会增加尿路结石形成的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沉石物质会随尿液及时排出,而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被重吸收,使尿液浓缩。我们身体的一些物质,如钙、草酸、尿酸等沉石物质浓度升高,容易产生结晶。当结晶不断聚集增大时,就可能形成结石。 此外,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升高,影响尿液正常流动,造成泌尿系梗阻和感染。感染产生的坏死组织细胞碎片,又可为结石形成提供核心,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
肾结石是否需要手术,并非仅仅取决于这个结石的大小。 但是通常直径大于2厘米时,需要考虑手术,因为这个时候结石难以通过保守治疗排除,且容易引发尿路梗阻、感染等问题,损害肾功能。如果结石直径在0.6~2厘米之间,但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的时候,或者结石位于不利于排出的位置,如肾的狭窄,也可能需要手术。 此外,如果结石引起剧烈的疼痛、血尿、反复的尿路感染,或导致严重肾积水时,无论结石大小,这个时候都需要及时手术。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制定。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常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通过根治性切除前列腺癌、前列腺及周围组织。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放疗适合于各期患者,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内分泌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去势降低雄激素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晚期患者还可以考虑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总之,具体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肿瘤特征确定。
预防前列腺癌可以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最容易的就是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因为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等,还有避免体重超标。 第二,就是运动,每周坚持适量地运动,比如说慢跑、游泳、骑自行车,都能增强体质,维持正常的代谢,降低患癌的风险。 第三,就是生活习惯,我们戒烟限酒,长期大量吸烟或者饮酒,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几率。 第四,最重要的是要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定期进行PSA的抗原检测、直肠指诊等等,都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前列腺癌最容易骨转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前列腺癌细胞具有亲骨性,能分泌骨吸收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骨吸收与形成,这利于肿瘤细胞在骨骼生长繁殖; 第二,前列腺位于骨盆区域,周围骨骼丰富,癌细胞容易向周围骨骼转移; 第三,前列腺癌细胞核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 第四,骨髓微环境中的细胞和分子能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在骨骼中的生长和转移; 最后,前列腺癌治疗可能会破坏骨的抵抗力,使骨易成为癌细胞的靶点。
前列腺癌的确诊需要综合多种检查。 第一,常规的是直肠指诊,可以触及到前列腺有异常结节;第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即通常说的PSA检测,PSA升高提示有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第三,经直肠超声,观察前列腺的形态。但是,金标准还是通过经直肠或者经会阴进行前列腺的穿刺活检。 最终,通过获取组织后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及相关的类型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前列腺癌可能会出现血尿,但通常不是早期的症状。 相对而言,这些排尿问题并不常见。具体是因为当前列腺癌肿瘤生长侵犯尿道、膀胱颈或前列腺血管时,就会出现血尿。晚期较大肿瘤,或发生局部侵润时,更容易出现。主要特点通常为无痛性的血尿,可伴有其他排尿症状,出血量可多可少,尿液的颜色可能呈淡红、粉红、茶色等等。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血尿并非前列腺癌特有的症状,血尿更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等。因此,出现血尿务必就医,立即寻求专业的诊断。
判断肾结石,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通过症状去判断,典型的症状一般是腰痛,或者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的绞痛,疼痛可放射至膀胱和会阴部,还可能伴有血尿,多为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见肉眼血尿,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第二,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发现肾内强回声光团及后方伴有声影。X线片能显示大部分阳性结石,CT检查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结石大小、位置及肾脏情况。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尿路形态及肾功能。
尿路结石会导致血尿,这是因为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以与尿路黏膜发生摩擦,使黏膜受损,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引发出血。 但是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如果出血量稍多,尿液颜色会发生变化,可以出现淡红色或血水样,甚至肉眼就可以见到血块。 不过,并非所有的尿路结石患者都会出现血尿,部分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疼痛等其他症状。一旦出现血尿或疑似尿路结石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前列腺癌常用的分期是TNM分期系统,这个系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情况来划分的。 T1期指肿瘤不可扪及,影像学发现不了,或者难以发现的临床隐匿肿瘤。 T2期肿瘤指肿瘤可以触及,但是仅限于前列腺内。 T3期肿瘤为肿瘤侵犯前列腺包膜外,或侵犯精囊。 T4期就是肿瘤固定或侵犯除精囊以外的其他邻近组织,比如说肿瘤侵犯到了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等等。 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N1表示有区域或远处的淋巴结转移。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的转移,如骨转移、肺转移等等。 该分期可以指导我们前列腺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分期越高的话预后一般越差。
尿路结石通常会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因结石的位置、大小、活动情况而异。 第一,肾结石表现为腰部和上腹部的疼痛或隐痛,结石移动时可突发肾绞痛,呈阵发性,也可以向会阴部放射。 第二,输尿管结石常引起腰部和上腹部剧烈绞痛,疼痛可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的腹股沟、睾丸或阴唇。 第三,膀胱结石疼痛多在下腹部,排尿时疼痛明显,可放射至会阴部。 最后,当结石卡在尿道内时,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痉挛,从而引发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多表现为排尿时尿道刺痛,疼痛可放射至阴茎的头部。
前列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比如说你的父亲、兄弟、堂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你患病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大概是普通人的2到3倍。如果家里面有两位及两位以上亲属都患前列腺癌,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将飙升到5到10倍,这可能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系。 不过前列腺癌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另外包括环境、饮食、年龄、性激素等因素也参与其中。 所以,有家族史或者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需要重视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