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好发于骨质疏松部位、骨骼比较表浅的部位。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好发于桡骨远端、胸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间等部位。年轻人主要是由于外伤引起,好发部位主要包括四肢部位、锁骨部位、肋骨等。其他的部位,都可能会出现骨折的现象。骨折之后,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肿胀、肢体活动受限症状。比较典型的骨折,还有出现肢体的畸形、触及到骨擦感听到骨擦音等。 所以当出现上述症状,要考虑有骨折。在现场需要进行固定,然后及时去医院拍片检查。可以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X片、CT、磁共振等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非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腱鞘炎是指肌腱在腱鞘内频繁活动,而出现的无菌性的炎症。腱鞘炎的患者,病变部位会出现酸痛、胀痛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劳累之后加重,在休息之后缓解。 腱鞘炎的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过于频繁地从事某项活动,使患肢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可以进行热敷、按摩等方法治疗,也可以配合应用消炎止疼的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封闭治疗。这些方法对于改善症状、促进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腱鞘炎持续发展,症状比较严重,出现肢体的活动受到影响。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也可以手术治疗。
股骨骨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骨擦感、腿部活动障碍等。 第一,疼痛肿胀。骨折之后会出现剧烈地疼痛,并且由于软组织损伤和骨折部位出血,会出现腿部肿胀现象。 第二,畸形。典型的股骨骨折还会出现肢体畸形,主要是由于骨折端错位移动引起。 第三,骨擦音和骨擦感。进行体格检查的时候,可以触及到骨擦感,听到骨擦音,主要是由于骨折断端摩擦引起。 第四,腿部活动障碍。由于疼痛和骨折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右腿的活动障碍,出现不能站立行走的现象。 所以当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完善影像学的检查,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压缩性骨折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恢复不良,可能会出现慢性疼痛、脊柱变形、二次损伤等后遗症。 第一,慢性疼痛。骨折部位出现慢性疼痛,多见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在重体力劳动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会出现疼痛现象。 第二,脊柱变形。压缩性骨折会对于椎体的高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引起脊柱逆向改变,所以可能会出现驼背等脊柱变形的现象。 第三,二次损伤。在骨折恢复期间,如果没有注意休息或者过早活动,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恢复,甚至会造成二次损伤。 所以当出现压缩性骨折之后,需要根据骨折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术后恢复期间,饮食上注意加强营养,积极的进行康复锻炼,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腱鞘囊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隆起的肿块,肿块呈半球形,大小一般不超过2cm。而且表面比较光滑,质地比较坚硬,触摸有弹性感,按压的时候,会出现酸胀或疼痛现象。 腱鞘囊肿的患者,在晨起之后还会出现晨僵的现象,而且晨僵的感觉,不会随着活动而明显缓解。腱鞘囊肿一般对于关节活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如果是浅表的囊肿,可以挤压破裂或者用针刺破囊壁,里面的液体会自行吸收,但这种方法容易复发。也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后复发几率比较低。
骨折处伤口护理,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按时消毒换药,防止感染。 1、做好伤口保护。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伤口沾水,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这样有助于防止伤口出现感染。 2、按时换药。如果前期伤口渗血渗液比较多,可以每天对伤口进行换药。到了后期伤口基本愈合,可以2~3天左右换药一次。在换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变化,看伤口恢复的情况。 3、拆线。在10~14天左右,如果伤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现象,就可以将缝线拆除。 在此期间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伤口恢复。
手臂骨扭伤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瘀斑、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扭伤之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同时由于皮肤软组织的损伤,会出现皮下瘀斑和肿胀现象。比较严重的扭伤,当出现骨折的时候,还会出现畸形和手臂活动障碍。 当手臂骨扭伤之后,如果活动范围和以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一般只是软组织损伤。可以在受伤之后对患处进行冷敷,在受伤48小时之后进行热敷,还可以配合止疼的药物、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一般1~2周左右可以恢复。 如果扭伤之后,出现剧烈疼痛,畸形,肢体的活动障碍,要考虑有骨折现象。需要及时固定,然后去医院拍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治疗。
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 第一,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的症状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上肢沉重、无力、握力减退等。 第二,脊髓型颈椎病。出现下肢麻木沉重,踩棉花感。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难以完成精细动作,躯干感觉异常等。 第三,交感型颈椎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 第四,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部位置改变的时候,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当头颈部处于某一特定姿势,会发生猝倒。
轻度膝关节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出现疼痛、僵硬症状。 轻度膝关节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疼痛为非持续性的轻中度疼痛,而且疼痛在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在受凉或者过度劳累的时候,会导致疼痛加重,同时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现象。在早晨起床的时候,会出现关节僵硬、关节的活动度下降。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经过活动之后可以缓解。而且膝关节在长时间的保持固定姿势之后,会出现关节不灵活感。 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膝关节持续性的疼痛,从而对肢体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到了病情后期,会使关节的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腿韧带断裂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韧带部分断裂,关节稳定性良好,可以保守治疗。可以使用石膏,或者支具固定治疗就可以。出现韧带完全断裂,关节不稳定,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在韧带断裂的恢复期间,可以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也可以配合药物治疗,例如止疼的药物、活血化瘀的药物等,有利于恢复。同时,还需要进行患肢的康复锻炼,例如关节的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等。因为长时间的固定,容易造成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所以康复锻炼对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