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完整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如果没有浸润到包膜外的话,包膜一般也是完整的。 不能凭肿瘤形态学上包膜是否完整,来判断是不是恶性肿瘤。主要是做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作为确诊恶性肿瘤的依据。 一般恶性肿瘤如果相对比较早期,有可能局限在包膜内,这种属于早期癌或者原位癌。随着病情发展,如果出现浸润扩散,有可能到包膜外,这种提示病情进展,相对的治疗效果要差一些。
膀胱灌注有化疗,也有其他情况。如果往膀胱内注入的是化疗药物,属于化疗的一种。如果注入的是生理盐水,可能属于膀胱冲洗,就不能算化疗。 膀胱灌注是在无菌条件下插入导尿管,然后通过导尿管注入药物或者是其他的像生理盐水等。注入药物大部分都是化疗药,也有的注入生理盐水,是为了使膀胱膨隆,进一步做影像学的检查。 膀胱癌患者做了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后,一般术后要进行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癌是来得最慢的癌,是有这种说法的,但也要看膀胱癌本身发现的时候是属于早期还是晚期。膀胱癌可能大部分恶性程度比较低,发展比较慢,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会有膀胱癌是来的最慢的癌的说法。 虽然这样说,但是也需要积极治疗、早做治疗。一般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血尿或者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情况,要考虑是否有膀胱癌的可能,需要通过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 对于早期膀胱癌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膀胱癌全切后最怕复发。 另外,因为全膀胱切除,需要进行尿流改道手术,术后生活方面会有很大的不便,并发症也更多。所以膀胱癌全切后最怕的是复发以及生活方面的不便。 一般膀胱癌全切是指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这种单纯做经尿道膀胱电切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做全膀胱切除可能效果更好。如果是浅层的非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就可以,这种效果相对比较好,而且对生活的影响较小。
膀胱癌患者饮食方面其实没有确切的禁忌。当然,一般健康饮食是需要的,不建议吃过于辛辣刺激的东西,烟酒要避免摄入。也不要摄入高脂肪的饮食,这也是诱发膀胱癌的一个高危因素。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过膀胱镜病理或者是手术后病理确诊。大部分通过手术治疗之后,术后要配合膀胱灌注化疗。可以大量饮水,促进排尿,也有冲洗泌尿道的作用。
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当然,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情况来看。 白蛋白紫杉醇是将白蛋白与紫杉醇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化疗药。相比于传统的紫杉醇副反应更小,患者耐受性更好,可以用于像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等肿瘤的化疗比较多。 一般经过白蛋白紫杉醇化疗4个疗程之后,需要复查评估疗效。有些恶性肿瘤相对病情比较晚,这种即使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可能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癌症转移的淋巴结特征:一般是多发性的淋巴结,另外质地比较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最好发的部位可能是颈部、锁骨上以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癌症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提示病情进展。如果属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话,还有手术根治的可能。一般要做淋巴结清扫,还要配合术后辅助抗肿瘤治疗,要做全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 一般经过综合治疗,即使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是可以治疗的。
癌症中分化也有可能够生存很长时间,达到治愈,超过5~10年没有复发的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生存时间不到1年,甚至半年以内。 具体要看是什么癌症,因为中分化只是组织病理学上的一个分化程度类型,并不能确定癌症的治疗效果以及能活多久。癌症分化程度越低,提示恶性程度越高,中分化是介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之间的。当然,还有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更高,一般治疗效果不好。
癌症指标偏高,一般高于正常值5~10倍算是高了。如果是轻度升高一点,这种可能与检查误差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有关,不一定是癌症,还要密切随访观察。 癌症指标主要指的是血液肿瘤标志物,常见的像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也就是CA199等等。可以作为肿瘤筛查以及术后随访的一个指标。 如果是筛查过程中发现指标轻度升高,后面还要密切观察随访了解癌症指标有没有持续性变化。
癌症只喝水一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可能是在一个月以内。也可能病情进展到终末期,在一周之内会出现死亡。具体什么情况,只能边治疗边看。 癌症只喝水,提示可能消化道已经失去了正常功能,患者没办法进食。只喝水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维持身体必需的营养的。癌症患者逐渐消耗自身的能量储备,会出现逐渐衰竭的表现。通过静脉维持营养,还是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