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hop化疗方案具体方法就是常规chop方案之前,d0天应用利妥昔单抗,后面再应用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和口服泼尼松的治疗,这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 一般如果淋巴瘤患者,特别是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组化提示CD20阳性,那么联合利妥昔单抗,应用r-chop方案一般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淋巴瘤采用化疗是最常用的方法。
LSIL是指低度的鳞状上皮内病变,一般进展到癌症可能数10年或者更长时间,而且也不是确定的。不是说发现LSIL就一定会进展到癌症,也与患者本身个体差异,以及是否接受积极的治疗有关。 如果早做了宫颈锥切治疗以及进一步进行抗HPV治疗,达到治愈情况也就不会进展到癌症。但是,如果不做有效治疗,LSIL可能会逐步发展到非典型增生中度或者是重度,因为LSIL一开始就属于非典型增生1级(CIN1级)。
CIN3级累及腺体还不是癌症。 但是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级,这种属于侵犯了宫颈腺体,是癌前病变,这也是宫颈癌前病变当中最严重的。再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变成宫颈原位癌或者是宫颈癌。 一般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做宫颈锥切的治疗。如果患者担心CIN3级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加上患者年龄比较大,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全子宫切除手术,这种创伤相对大一些。
宫颈cin2级如果不做有效治疗,有可能在半年多,甚至5~10年之间会逐步发展变成浸润癌。宫颈cin2级如果做了有效治疗,提前预防可以不会变成浸润癌,因为已经达到治愈了。 宫颈cin2级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级,可以提前做宫颈锥切等治疗,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变成浸润癌。最重要的是定期健康体检,即使打了HPV疫苗,也需要1年左右做1次宫颈筛查,这样也是最保险的。
7天化疗、21天化疗的区别是间隔的时间不一样。 7天化疗也就是每周方案,意思是每周用一次化疗药。比如紫杉醇每周应用的,属于7天化疗。7天化疗除了看药物之外,也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来看,能够耐受的话,才可以选择每周用一次化疗。 另外,21天化疗临床应用的比较多,也就是常规两次化疗之间间隔三周。一般在化疗间期每周还要复查血常规等检查,如果有白细胞下降的情况,好及时的处理。
70岁老人也有做化疗的,根据老人肿瘤病理情况来看,分期不是很早期的,为了预防复发或者转移,化疗利大于弊。 当然,如果老人一般状况比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化疗,这个时候可能表现出弊大于利的情况。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反应相对较小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抗肿瘤的方法。 70岁的老人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基础疾病,能否化疗,要详细的评估,尽量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5c细胞一般大于5个,可能有临床意义,提示细胞DNA数量多于正常细胞,这种也就有癌变可能,有些属于癌前病变。确定是不是癌症,还要进一步做病理学的检查,不能单凭这一个5c细胞参考值来判断癌症。 癌症诊断得靠影像学检查,比如CT、磁共振等发现占位病变,然后取活检病理或手术后病理才是确诊的金标准。像宫颈癌筛查中有可能检查大于5c细胞,这种提示有癌前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
一般21基因检测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其中复发指数RS,这个数值小于18一般不化疗,属于复发低危的患者;这个指数大于31,属于高危复发,采用辅助化疗是有必要的,而且效果可能也比较好。 乳腺癌21基因检测,包括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还有5个参考基因。检测的项目比较多,像常用的复发指数这个指标,是0~100之间的数字。数值越高,提示复发的几率越高,也就是说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包括化疗、激素治疗等;再结合其他的检测,看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靶向治疗。
阑尾炎出现整个肚子疼,需要警惕有阑尾化脓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可能。应该急诊住院治疗,可能要急诊手术。 阑尾炎开始出现疼痛的部位是上腹部,逐渐转向脐周,然后固定在右下腹。所以,也有可能给患者造成整个肚子疼的这种感受。阑尾出现坏疽穿孔时,疼痛会波及到整个腹部。 另外,除了疼痛的症状之外,急性阑尾炎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有的也会有全身症状出现高热。一旦确诊,一般需要尽早手术切除阑尾治疗。
子宫肌瘤一般指的子宫平滑肌瘤,很少有恶性的,恶性的可能是子宫肉瘤。前期很多没有明显症状,或仅仅表现出月经的不规律及阴道出血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发生于子宫的恶性肿瘤,会出现阴道流血逐渐增多,子宫增大伴有腹部膨隆、腹胀、腹痛等表现。 通过临床症状和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病理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