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痒,考虑是过敏性鼻炎所致。过敏性鼻炎也叫变应性鼻炎,是机体鼻黏膜对过敏源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的疾病。 它的临床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的鼻涕、以及鼻塞等症状。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水样的分泌物,变应源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源,口服抗白三烯药和抗阻胺药,鼻腔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喷鼻,以及脱敏治疗。
鼻息肉是鼻黏膜高度水肿所形成的白色半透明的表面光滑的新生物,一般位于鼻腔和鼻窦。对于小的鼻息肉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喷鼻。 较大的鼻息肉可以堵塞鼻腔引起鼻腔通气障碍及引流障碍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该手术具有视野清楚、出血少、创伤小的优点。 对于复发的鼻息肉建议及时手术治疗,鼻息肉术后要定期门诊随访、鼻腔镜检查及换药治疗。
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首先要控制炎症,可予以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治疗。 由于持续高热可导致体内水份流失,从而 出现昏睡,脱水,烦躁不安等,所以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建议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烧药。 物理降温主要是用温热水或75%的酒精擦拭身体的大血管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口服的退热药物主要为非甾体类退烧药。 如果疗效不明显,则需要增加激素退热治疗。对于经过了以上治疗仍然有发热症状者,建议到医院就诊。
急性鼻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感冒,当受凉、疲劳、营养缺乏等诱因使全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时,各种上呼吸道的病毒进入鼻腔导致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 出现鼻塞,流涕(以清涕多见,后期可为粘脓涕),嗅觉下降,喷嚏,头昏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腔出血或涕中带血。 一般约一到两周后各种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则病情会加重和延期痊愈。
炎症和外伤都可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会导致听力下降,引起传导性耳聋,同时鼓膜穿孔会导致中耳腔继发感染。因此当炎症控制2月后或外伤3个月后,鼓膜穿孔仍然没有愈合,则需要考虑行鼓膜修补术。 所谓的鼓膜修补,就是用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等移植物采用内置法或夹层法贴附于穿孔处,让残余的鼓膜沿移植物生长,然后达到修补鼓膜的目的。
鼻塞的原因有很多,如鼻腔的炎症导致鼻粘膜水肿,萎缩性鼻炎鼻腔内痂块堵塞,鼻腔的异物,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内的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肿瘤等都可导致鼻塞。 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及鼻咽癌也会出现鼻塞症状。 因此,假如出现鼻塞,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行电子鼻咽镜检查或CT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措施对症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对过敏源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其临床表现为鼻痒,大量清水样鼻涕,以及阵发性的喷嚏,鼻塞。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头昏,鼻腔出血等症状,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抗白三烯药,如孟鲁斯特,口服激素,鼻腔用激素类鼻喷剂喷鼻如曲安奈德鼻喷剂等,还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对螨虫过敏的患者还可进行脱敏治疗。
耳膜破了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导致全聋。 因为人体的听力传播,包括气导和骨导两部分,以气导传播为主。 气导是指声音经耳廓、外耳道、耳膜、听骨链到内耳,然后经听神经到达大脑。 骨导是指声波经过颅骨,到耳蜗的淋巴发生震荡而产生听觉。 当人体耳部受到外伤,或耳朵的炎症,导致耳膜穿孔时听力会出现下降。 如果耳膜穿孔不能自愈的话,可以行鼓膜修补术以提高听力。
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皮肤毛囊和皮脂腺的炎症,与掏耳朵,耳朵进水,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长期刺激有关,一些糖尿病的病人和体质衰弱的病人也易发生此病。 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灼热感,也可出现耳鸣或耳闷症状。 其治疗首先是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未化脓者可以用鱼石脂软膏涂于患处,形成脓肿后可予以切开排脓,并同时治疗糖尿病,及化脓性中耳炎等全身性疾病。
声带息肉是声带黏膜下的任克间隙因过度发音或发音不当而形成局限性水肿,声带息肉好发于一侧或两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声带的边缘。 表现为白色或粉红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新生物可带蒂或广基,声带息肉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说话时吃力。 如果声带息肉过大可以堵塞塞声门而导致呼吸困难,声带息肉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如电子喉镜下或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