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双侧鼻腔共有三组鼻甲,分别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鼻甲的形成缩小了鼻腔的空间,增加了鼻腔黏膜的表面面积 。 对维持两侧鼻腔的阻力,调节空气的流量,使鼻腔更有效地发挥对气体的引流起到作用。 同时可以调节吸入气体的湿度和温度滤过和清洁的作用,使吸入的气体能够适应下呼吸道的生理要求,此外鼻甲还可参与发声时的共鸣作用。
扁桃体化脓是指扁桃体组织化脓性炎症,也叫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其主要致病菌,临床表现为咽部疼痛,吞咽时明显,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其治疗一般为全身运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静滴,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避免疲劳。如果扁桃体反复炎症可考虑手术切除。
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它的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头昏等。其治疗包括鼻腔局部用药、激素类鼻喷剂如曲安奈德、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 一、生理盐水喷鼻以清理鼻腔分泌物。 鼻塞严重者可用呋麻滴鼻液滴鼻,但需注意不超过七天; 二、口服桉柠蒎以促进鼻腔纤毛的运动和黏液的排出; 三、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四、注意多饮水,休息和清淡饮食。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它是机体对过敏源所产生的一种变态性反应,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喷嚏,大量的清水样鼻涕,以及鼻痒,鼻塞等症状。 得了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源,过敏源可以到医院去做测试,此外,可以口服激素,抗白三烯药,抗阻胺药,以及激素类鼻喷剂喷鼻,另外还可以做脱敏治疗。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它的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鼻塞并渐进性加重,如果息肉较大可完全堵塞鼻腔,导致讲话时出现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嗅觉减退还可导致耳朵的闭塞感以及耳鸣、听力下降。 鼻镜和电子鼻咽镜检查可见鼻腔内单个或多个半透明的像荔枝肉一样的光滑新生物,对于较小的鼻息肉可鼻腔局部应用激素类鼻喷剂喷鼻口服激素治疗,较大的息肉可做手术切除。
鼻中隔是两侧鼻孔中间的一个结构,它将鼻孔分为左右两侧,由软骨和骨质组成。当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者是局部有突出,导致鼻腔功能出现障碍,如鼻塞、头痛、鼻腔出血、鼻窦炎等情况就叫鼻中隔弯曲。 如果鼻中隔弯曲有明显的症状,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手术为仅切除弯曲部分的软骨和骨质。但要注意鼻中隔的手术,18岁以下的患者禁做,以避免影响鼻梁的外观。
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为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休息,呋麻滴鼻液,和激素类的鼻喷剂局部喷鼻,鼻腔冲洗。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是局部用药,可以用呋麻液或激素类鼻喷剂喷鼻,局部鼻腔冲洗,如果经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是外伤性的鼓膜穿孔,需要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不要进水避免感冒,不要擤鼻涕。 如果是炎症导致的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则需要用3%的双氧水清洗耳朵里的脓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大部分鼓膜穿孔的患者可以自愈。 如果超过三个月后耳膜穿孔还没有愈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用颞肌筋膜或耳屏软骨膜行鼓膜修补术。
急性鼻炎往往由受凉感冒导致,可予以口服感冒药及多饮水,注意休息。 慢性鼻炎需要鼻腔应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还可口服通窍的中成药制剂,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可用生理海水喷鼻。 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口服抗组胺药,激素类鼻喷剂喷鼻。螨虫过敏还可予以脱敏治疗。
流鼻涕、打喷嚏首先要分清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如果有明显的受凉史喷嚏一般不超过三四个。 伴有咽喉部疼痛、头昏、发热等症状需考虑是感冒导致,如果喷嚏较多连续七八个以上伴有鼻痒、鼻塞大量清水样的鼻涕尤其是接触到过敏源后症状加传加重明显,那么需要考虑为过敏性鼻炎。 建议到医院明确诊断,感冒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感冒药、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对于过敏性鼻炎需口服抗阻胺药,避免接触过敏源,鼻腔内激素类鼻喷剂喷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