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脑水肿的状态,这是因为肾脏主要功能就是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当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时候,肾脏排泄水分能力下降,人体通过吃喝进去的水分就难以充分的排泄,大量的水分在体内的积聚就可能会造成患者双下肢的浮肿,也可能会造成全身的浮肿,甚至还可能会引起脑水肿。 另外,肾衰竭也常常会造成高血压,血压居高不下,可能会造成脑水肿。 肾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现脑出血、脑梗塞,这些情况下,患者同样会伴随着脑水肿。
肾功能衰竭的判断,主要依据抽血化验肾功能的指标,主要是抽血反映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的高低。 如果这两个指标升高,一般认为是存在肾功能衰竭,指标越高说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越严重,当然,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估。 肝功能的衰竭一般也是抽血查肝功能,如患者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同时升高或者是转氨酶下降、而胆红素明显升高。 患者还可能同时伴有凝血功能的异常、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这一些检查的指标都反映患者存在肝功能衰竭。
左肾静脉被压迫,往往是因为腹主动脉的压迫,这在临床上称之为胡桃夹现象,主要见于青少年,人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肾脏的静脉,有可能会被腹主动脉压迫到,造成肾脏静脉内的压力过高,有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血尿蛋白尿。 这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算严重的情况,并不算严重的疾病,因为随着生长发育的继续进行,肾脏的静脉有可能最终会被腹主动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大多数患者预后是良好的,极个别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蛋白尿作为蛋白尿的筛查的手段,最简单方便的检查方法是尿常规,这个检查也就十几块钱,很简单,可以查随机尿。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有两三次的尿常规都显示尿蛋白为阴性,说明患者尿液中并没有蛋白质。 如果出现尿蛋白的阳性,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是判断患者尿液中到底有多少蛋白质最准确的指标,不过相对来说检查要麻烦一点,一般要求患者留取24小时的尿液,再取一部分进行送检。
人在哭泣的时候,会导致呼吸频率比较快,导致肺部进出的气体比较多,可能会引起患者过多的呼出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碱中毒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肢体的麻木,头晕,头疼,甚至患者的平衡感受到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在哭泣的时候会引起血压进一步的升高,也会引起患者出现头晕的症状。
透析以后出现头晕的症状有以下几种可能性。首先要排除患者透析的过程中超滤脱水过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低下,从而造成神经系统供血不足,会引起头晕,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由医生评估干体重,可能要适当上调目标体重,减少脱水,头晕的症状就会明显的缓解。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刚开始进入透析透析的过程中清除掉大量的代谢废物,患者反而不能适应,临床上叫做失衡综合症,这种情况一般患者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低剂量的透析开始,逐渐延长时间,患者会慢慢适应。
抽血时头晕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是患者献血,一次抽取200或者400毫升的血液,造成短暂的血容量下降,进而影响到身体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神经系统比较敏感,因为神经系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而引起头晕的症状,不过这种情况经过喝水、喝牛奶等方式能够很快得到症状的缓解。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反射性的头晕,如果患者仅仅是抽血做检查,也大概抽几毫升或者十几毫升的血液,对于患者来说,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有的人可能会晕血,这是一种神经反射有障碍。
饥饿当然会造成人体出现头晕的症状,人体在饥饿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反应,而血糖是给人体各个组织脏器供应能量的最主要的物质,低血糖的情况下患者神经系统得不到充分的糖分的供应,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短时间的障碍,出现头晕的症状。 当然能够造成头晕的原因非常多,不仅仅是低血糖,比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血栓,颈椎疾病,内耳系统疾病都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头晕的现象,原则上建议患者到神经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一般来说头晕与补体低关系不大,所谓补体实际上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组成成分,补体被激活以后会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造成组织的损伤。 当然也能够杀灭一些病原微生物,补体下降往往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有关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而头晕最常见的原因是后循环缺血、颈椎病、前庭系统有病变,这些情况常常是会引起患者出现头晕,除非是一些免疫性疾病损伤到神经系统,同时会存在补体低和头晕的现象。
患者有尿隐血的阳性,同时还伴有头晕,要排除以下几种可能性的疾病。有可能患者是有肾炎,会引起肾性高血压引起头晕; 有可能是严重的肾功能衰竭造成肾性贫血,引起患者出现头晕的症状;有可能是尿系统的肿瘤造成患者出现贫血,引起头晕,尤其是老年人。 所以这样的患者应该复查尿常规,做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抽血查肾功能,还需要做泌尿系统的彩超。以上这几种检查就能够大致明确泌尿系统到底有没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