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一般意味着患者有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状态下,在饮食上的确是需要有所调整,原则上来说,患者需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患者饮食要清淡一些,可以吃过咸的食物,比如咸菜,咸鱼,咸鸭等等。 患者要控制含植物蛋白质高的食物,一些含钾离子高的食物也需要限制,比如香蕉,橘子,动物的内脏等等,患者需要避免吃海鲜,一些加工的食品,避免喝酒。
肾脏疾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高血压,这叫做肾性高血压,实际上肾脏疾病的患者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控制高血压也是肾脏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患者要选择一些降压药来控制患者的血压。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浮肿,有水钠的潴留,大量的水分积聚在血管内,这种情况使用普通降压药,可能很难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清除掉过多的水分以后,血压自然就会回落。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钙离子通道组织剂或者是β受体组织剂等一些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标。
存在蛋白尿的情况实际上要明确原因而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有很多种病因都能够造成这样的结果,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 不同的病因当然需要使用不同种的药物,糖尿病的患者有可能需要使用口服的降糖药或者是皮下注射胰岛素类药物等方法,遵照医嘱使用药物。 慢性肾炎有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是免疫抑制剂,如果是高血压当然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才能够降低尿蛋白。
右肾积液指的是右侧肾脏有积水,正常的情况下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再由尿道排泄出去。 这个路径中是由于某一个部分被堵塞,肾脏产生的尿液不能顺利的排泄下来,就有可能会积聚在肾盂肾盏等部位造成右肾的积水。 建议患者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积水的原因,有可能是结石、肿瘤或者是输尿管邻近区域的器官的肿瘤堵塞或者压迫输尿管。
慢性肾脏病五期,指的是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每分钟,这种状态下已经接近,或者已经发展到尿毒症。 患者的病情往往会比较严重,因为肾脏的大部分功能已经被毁损,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浮肿;代谢废物不能充分的排泄,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的表现; 患者还容易出现肾性贫血,导致患者乏力,精神不济;而肾性骨病也能够造成患者容易出现骨折,骨头等一些临床的表现。这样的患者还容易出现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肾衰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保障足够的热量的摄入,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可以多摄入一些,这有助于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因为蛋白质的分解的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蛋白质分解减少,就会减轻肾脏排泄负担,所以患者主食是可以吃的。 最好能够使用已经去除掉蛋白的面粉,在市场上是能够买到的,这种面粉能够降低患者蛋白质的摄入,也能够减轻肾脏的负担。患者鸡鸭鱼肉,鸡蛋,牛奶是可以吃的。 但是蛋白质摄入水平要比普通人略微低一些,要控制在普通人的八成左右。如果有浮肿,需要限制含水分量大的食物的摄入,比如稀饭,面条,水果。
如果患者确诊为新月体肾炎,指的是由50%以上的肾小球出现新月体,而且每个新月体已经占到该肾小球的50%的体积以上。 这种病情的确是非常严重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时间大概是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种病情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治疗的难度比较大,往往是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炎,抗基底膜抗体阳性等等的病情造成的结果,患者可能最终会发展到尿毒症,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能够控制甚至逆转。
影响检查结果的可能性不大,虽然肝功能是消化的主要器官,各种消化酶都是在肝脏中产生的或者是部分产生的。 喝水以后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扰动,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会很明显,所以对于肝功能的影响不大。 而肾功能就更不会有影响了,肾功能主要抽血查血肌酐尿素氮,这些物质浓度在喝水或者不喝水的情况下影响是不大的。
尿蛋白过高要查找原因有可能是肾小球的疾病,也有可能是肾小管的问题,肾脏并不是肾脏的疾病。 大多数情况下尿蛋白高是肾小球的疾病,而造成肾小球的疾病的原因也非常多,所以要明确具体的原因比如糖尿病造成的糖尿病肾病会引起大量的尿蛋白。 患者可能还会有浮肿症状,这样的患者需要使用降糖的药物控制血糖减少尿蛋白,慢性肾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需要使用到抑制免疫能力的药物来降低肾小球里面的炎症反应来降低尿蛋白。
一半的肾脏被切除,剩下的肾脏如果还健全,的确还存在一定的肾功能的,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做部分肾脏的切除,比如肿瘤,肾结核,肾结石等等情况已经造成了部分的肾组织严重的破坏。 为了防止其对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或者是造成其它器官的并发症,可能需要做部分肾脏的切除,剩余的肾脏组织一般还是存在肾功能的。 实际上人体的肾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只要肾功能能够存在一半,一般来说不至于引起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