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如果出现了反复发烧,这个时候我们查血,血象是不高,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存在一些病毒感染、将eb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等。 第二、就是存在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以后白细胞也并不是升高,我们可以同时给查一个支原体就比较明确。 第三、就是考虑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孩子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等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
小孩子肚子如果发热,要注意两个问题: 1、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否发烧,需要用水银温度计给孩子在腋下测量体温3到5分钟。如果体温在37.4摄氏度以上,考虑孩子发热。宝宝肚子热和发烧有关系,需及时退烧或者是进行物理降温。 2、如果孩子测量体温属于正常,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是否给孩子穿的衣服过多。因为孩子本身比较怕热,衣服一旦穿多了或者被子盖多了就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对于三个月的宝宝来说是不能够吃米粉的,我们说宝宝在出生以后,是通过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的,正常添加辅食的时间是宝宝出生以后4到6个月,如果宝宝属于早产儿的话,需要按照预产期计算四到六个月以后才可以添加辅食。 如果我们在三个月给宝宝吃了米粉,由于孩子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并不是发育很完善,孩子很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而宝宝因为年龄比较小,如果一旦出现腹泻,后期恢复起来可能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四个月以后根据孩子的需求,再考虑添加米粉。
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发生乳糖不耐受,而且发生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宝宝在三个月以下,如果是全部母乳喂养的话,大便次数可能会比较多一些,同时,大便性状比较稀。 如果检查大便,并没有炎症的情况,单纯只是一个消化问题,多数还是孩子对妈妈母乳中乳糖不耐受导致的,像这种情况,原则上来说,只要不影响孩子的体重增加,精神反应良好,小便比较多,暂时就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如果大便次数特别多,并影响体重增加,建议口服乳糖酶。
宝宝如果出现了发烧,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我们就可以给他考虑口服退烧药物了,但是口服退烧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孩子的体重来确定,如果宝宝是三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以上药物是不能够口服的,主要是通过物理降温来帮助宝宝退烧。 如果宝宝的年龄在三个月以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烧药物,一般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还有药物里面的具体含量来确定是否吃多少,同时还要注意间隔开时间吃。
对于六个月的宝宝,可以正常添加辅食了。首先,会选择强化铁的米粉,一方面可以帮助宝宝补充铁剂,防止贫血,另一方面,吃米粉这种不容易过敏的食物,有助于初期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米粉来说,可以用水或者奶粉冲配,第一次吃的时候可以先吃少一点,比如说用一勺米粉加适量的水或者奶粉冲好,冲好以后变成糊状或者是泥状,可以用勺子给孩子吃进去,孩子在适应三天以后可以逐渐加量。
对于两岁的宝宝来说,是不推荐使用蜂蜜的。 其实不只是两岁,对于六岁以下的儿童,都是不推荐使用蜂蜜的原因,在于在蜂蜜中存在肉毒杆菌。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比较敏感,或者是蜂蜜中的肉毒杆菌数量比较高,孩子在食用以后就会出现肉毒杆菌中毒的情况,虽然这种比例是比较少的,但是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说还是应该避免使用。
孩子睡觉的时候出粗气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由于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或者是孕期的时候钙和维生素D不足,从而会出现先天性喉喘鸣。因此在睡觉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个症状,第二就是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存在支气管炎的情况。 当孩子存在局部炎症的时候,孩子在睡眠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喘气粗的情况。当然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同时没有感冒、支气管炎的情况,单纯出现喘气粗是不需要做特殊干预的,可以适当给他喝水看是否能够缓解。
要求是不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接种,需要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接种。 如果宝宝在发烧的时候接种了疫苗,首先疫苗的效果会比较差,本身宝宝发烧可能就是有一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在这个时候接种疫苗的话,接种的疫苗可能就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其次,宝宝在发烧的时候接种了疫苗,可能会增加疫苗反应的风险,有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发烧,或者出现其它的疫苗反应,因此在发烧的时候应该是禁止接种疫苗的。
儿童如果缺钙,会有很多种检测方法,要看孩子的临床症状。 如果是比较小的婴幼儿,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哭闹过多,特别是睡前哭闹,明显会不会容易惊醒,有摇头出汗、枕秃的情况。当孩子年龄大一些会不会有方颅O型腿、X型腿等表现。 结合孩子的临床症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比如骨密度、血维生素D、左手腕骨片。通过这三种方式,基本上可以判断骨钙、血里面的维生素D,以及是否存在佝偻病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再及时进行补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