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维生素D(维生素D3),其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宝宝在出生以后生长发育是比较快的,前三个月体重会翻倍,三岁以前整个生长都比较迅速。这个时候体内的钙,没有足量的维生素D来保证的话,就不能够完全被吸收,宝宝就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比如哭闹不安、枕秃、摇头、鸡胸、漏斗胸等等。 所以在婴儿出生以后几天内,就应该及时足量补充维生素D。
婴儿在吃感冒药的时候,是可以同时服用鱼肝油的。 宝宝在生病以后如果有呼吸道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开具相应的药物。多数是清热解毒,缓解呼吸道症状的药物。同时孩子早期生长发育比较快,会口服鱼肝油等制剂。因为鱼肝油里面多数是维生素A、维生素d、dha、钙等等,这些微量营养素在身体内都是正常存在的,所以说在吃感冒药的时候,服用鱼肝油并没有明显的冲突。
对于三个月的宝宝来说,如果总是流眼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是不是存在眼睛的局部炎症,是不是存在鼻泪管不通。 所以说我们可以先给宝宝外用眼药水,一般是消炎的眼药水即可。如果在应用一段时间以后,流眼泪的情况逐渐好转,后期多数能自然恢复。 如果在应用以后并没有好转,或者同时伴有眼屎比较多的情况,一般就是考虑鼻泪管不通,应该在眼科就诊进行治疗。
对于开塞露来说,并不存在成人和儿童的区分。当宝宝出现便秘的时候,大便时间超过一个星期,每次大便都是干结,不容易排泄下来,考虑存在便秘的问题。可以给孩子使用开塞露,但是使用的剂量比成人要少一些。 一般来说,对于一岁以下的宝宝,采取适量的用药灌入肛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整支用入。因为这个药物只是润滑剂,通过润滑肛门,来帮助大便排出。平常要改善便秘,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物理按摩和饮食方面来进行纠正。
孩子如果出汗比较多,原因是挺多; 1.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存在遗传因素,有的宝宝父亲或母亲家族中有特别容易出汗,孩子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2.就是要注意排除疾病问题,比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或者其它免疫系统疾病。 3.就是要注意本身孩子火力比较大,都是怕热,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穿的衣服是不是过多,盖的被子是不是过厚,从而导致孩子频繁出汗的问题。
孩子在吃了凉的东西以后出现了咳嗽,像这种情况考虑孩子存在过敏因素。 主要是孩子的整个气道对冷热刺激会比较敏感,首先应该停止再吃凉的食物,要给孩子喝一点温开水,帮助孩子缓解呼吸道的症状,同时建议给孩子做做雾化吸入,用一点扩张支气管和激素类的药物,改善气道炎症,帮助孩子缓解咳嗽。 如果孩子咳嗽特别剧烈,可以同时口服扩张支气管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宝宝在生病的时候,如果考虑细菌感染或者查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给宝宝应用消炎药物,消炎药物的应用时间和宝宝的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有关系。 如果症状较轻,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并不明显,一般用药三天以后,症状控制基本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检查数据升高特别明显,孩子的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的时候,可能需要用药一周左右,而且应该在复查正常以后再停药。
如果从鼻孔出奶,一般考虑存在胃食管反流的可能性比较大。宝妈需要调整喂奶习惯,就能防止宝宝再出现吐奶。 首先,在吃奶的时候要注意抱孩子的姿势,尽量不要采取平躺喂奶,要抱起来上半身保持一定的高度,这样不容易吐奶。其次,在吃奶以后,需要把宝宝竖起来,趴在肩膀上,轻轻的拍一拍,最好打一个嗝相对更好。最后,宝宝在吃完奶放下的时候,上半身可以垫一个20到30度的小斜坡,避免胃食管反流的出现。如果吐奶特别多,可以考虑头歪向一侧,这样不容易呛奶。
对于三个月的宝宝来说,正常吃奶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安静的。如果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出现打挺明显,可能有两个原因: 1.宝宝是不是存在厌奶期,宝宝在三个月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因此吃奶的情况也会不如以前好,就容易出现打挺、不爱吃奶的问题。 2.宝宝是不是存在肌张力问题,孩子在平时的时候需要多做被动操,帮助孩子缓解肌张力过高的问题,对改善吃奶打挺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孩子在两个月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发烧,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退烧。 孩子在这个年龄是不能够口服退烧药物,可以物理降温,用盆子接一些稍微热一点的温水,用毛巾给孩子擦一下脖子、腋窝、大腿根等处,通过体温带走热量,帮助孩子退烧。 同时要注意降低室内温度,给孩子穿得少一些,盖的少一些,防止体温继续升高。同时在体温稳定以后,应该尽快就诊检查,明确原因,才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