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肺部靶扫描就是进行肺部ct检查以小视角、小范围的扫描,扫描范围小于全肺。靶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空间分辨率,更好的显示肺结节病变特征性象征,为肺内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肺脏是具有良好自然对比的脏器,容易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靶扫描使用小范围、薄层技术采集到的小体积像素对呼吸运动伪影具有几何放大的作用。
肺部空洞能不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形成空洞的病因、空洞的大小、患者的自身身体情况、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肺部化脓性感染、肺结核、肺部肿瘤侵蚀等情况都能引起肺部空档期。 肺空洞主要是指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形成的病症。空洞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根据其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空洞,根据形态分为肺内空洞和肺叶或肺段实变内的空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制氧机的选择,只要是正规合格的机器即可,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吸氧的浓度是有较高的要求的。因为慢阻肺的缺氧及高碳酸血症的机制,通常要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吸氧浓度都是低流量吸氧,因为高流量的吸氧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来说,快速的解决了缺氧的环境,减少兴奋呼吸中枢的因素。呼吸中枢的兴奋有两种情况,一是氢离子的浓度,二就是低氧分压。
肺部的结节有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恶性肿瘤,肺部恶性肿瘤常常就伴随着胸痛的症状。 如果行肺部检查发现有结节,且伴随着胸痛的症状,应该尽早的就诊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尽快的明确结节的良恶性。如果是良性结节,胸痛可能是其它病因导致的;如果是恶性结节,胸痛可能是癌痛引起的,应该尽早的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治疗,争取改善症状、延缓生存周期。
肺部胸膜增厚的严重程度应该考虑到,导致肺部胸膜增厚的原因和发生胸膜增厚后出现的症状。能够引起胸膜增厚的疾病以胸膜炎、胸腔积液多见。 我国引起胸膜炎病因以结核性胸膜炎居多。结核性胸膜炎通常有自限性,如果不经治疗,数周到数月后,患者的积液也可以消退。一半左右的患者可以出现胸膜增厚纤维化,甚至广泛的钙化。40%~60%的患者在5年内可以出现活动性肺结核,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胸腔积液。
两肺肺气肿指的由于各种原因,吸烟、肺部炎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了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了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膨胀,伴随着有气腔壁的破坏的一种疾病。 肺气肿患者在行胸部x片时,典型的表现为肺过度的通气,肺容积的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变低。由于大部分的肺气肿的患者是因为吸烟引起的,戒烟能够延缓肺气肿的进展。
肺活量5000毫升属于正常人的肺活量水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要比正常人高,老年人和儿童可能肺活量为较小。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肺活量也比正常人小,如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突发气胸等,这一些疾病都限制了肺的膨胀,所以肺活量要小。正常男性的肺活量在4000毫升左右,而女性的肺活量在3500毫升左右,代表着用力呼吸后肺最大的气体存储量。
肺叶切除术后咳会不会咳嗽,咳嗽多久,需要视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肺叶切除术后不存在感染,伤口愈合好,一般患者不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但是如果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气胸、阻塞性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如果出现了术后的并发症需要对症处理,像抗感染、止咳,必要时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胸膜腔内的气体。如果肺叶切除术后出现咳嗽症状,可以给予止咳等对症处理。
肺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所以肺纤维化临终征兆主要是以呼吸衰竭的症状为主,如呼吸困难、气急、嗜睡等。 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的、进行性的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发病的症状主要以气急、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持续性干咳等。肺纤维化预后不良,自诊断时起中位生存期约3年,5年的生存率也仅有20%~40%。
肺气肿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肺泡壁、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支撑组织破裂塌陷,是不可逆的,通常药物治疗收益不大,手术切除巨大肺大疱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戒烟能够有效的延缓肺气肿的进展,所以当肺气肿患者存在吸烟行为时,建议戒烟,肺气肿患者的治疗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锻炼、运动练习及氧气治疗等,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影响有限,尤其是肺气肿较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