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肺结节<3mm时,根据既往临床数据研究,可以不测量其具体大小,定期随访即可。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肺结节增大了2mm,就认为是肺结节增大了,需要予以警惕。 对于大于3mm,小于6mm的肺结节,且如果患者存在这一些因素需要每12月随访一次,包括:年龄大、吸烟、有肺癌家族史、肺气肿史、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等。其它可以每两年随访一次。

临床上的体格检查主要是按照视、触、叩、听的方法和顺序来的,肺部体格检查也不例外。肺部视诊主要是看胸廓是否平坦,前后胸径比是否增大、减少,皮肤是否存在皮疹、肿块、静脉曲张、蜘蛛痣等,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 肺部的触诊看肺部语音震颤是否增强、减弱;皮温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胸膜摩擦音等;叩诊看肺部叩诊音、肺界等;听诊听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等。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突发性心力衰竭或者液体摄入量过多,会引起急性肺水肿,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闷等症状。 急性肺水肿时,通常会给予利尿剂来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强心药来增强心肌收缩力,扩血管药物来降低心脏后负荷。如果患者还出现胸痛等症状,为了减降低心肌耗氧量,还会给予合适的止痛镇静药来镇静止痛。在处理急性肺水肿时,患者体位也很重要,通常是端坐体位,双下肢下垂。

呼吸感觉肺部有丝丝声,应该是肺部出现哮鸣音,哮鸣音也是干性啰音的一种,主要见于大气道的各种原因导致狭窄引起的,如急性喉头水肿、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 出现哮鸣音提示存在呼吸道病理性病变,如果是急性喉头水肿一定要及时的就诊,避免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当感觉到肺部有丝丝声时,观察一段时间症状无缓解,建议及时就诊。

血浆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排除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这是因为二聚体的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差。通常来说如果血浆D~二聚体小于500ug/L,基本上都可以排外肺栓塞发生。 肺栓塞时还可以完善其它检查来确诊,如胸片可显示:肺动脉栓塞症、肺动脉高压征及右心扩大征、肺组织继发的改变;超声心动图若在右心房或右心室发现血栓,同时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肺栓塞,即可做出肺栓塞的诊断。

左心右肺指的是心脏的解剖位置在胸部偏左侧,肺部偏右侧,这可能是古代解剖医学较差有关联,心脏不是单纯的位于胸部左侧,心脏的位置大约三分之二位于胸部左侧,三分之一位于胸部右侧,当然也有右位心的存在,这种概率较小。 而右肺这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肺脏是分左右两肺的,左肺有上下两个肺叶,右肺有上中下三个肺叶,两肺中间的空隙位置就是纵隔所在,心脏就位于纵隔中。

胸片包括胸部正位片和侧位片。拍摄正位片时,站立胸部正对放射区进行曝光,拍摄侧位片时,要求患者抬起双手臂,将侧胸暴露出来,避免干扰进行拍摄。 正常的胸片大致只能观察到气管、支气管、肋骨、肋软骨、肺纹理、肺门、肋膈角等,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实变、肺部占位,都能够在胸片上出现异常。可以说胸部正位片对于很多的疾病,都是必备的检查项目。

应该明确的是肺气肿不是传染病,是不会传染给他人的,但是到目前,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是非常的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药物等综合因素相关,如果肺气肿没太大症状,无需治疗。 平时多加注意戒烟,避免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劳动,如果肺气肿有症状,可以对症处理,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加以扩张气管、化痰药物甚至加用激素,有条件进行家庭氧疗。

当患者肺结节的直径小于6mm时,通常是不需要常规随访的,而肺结节的直径大于等于6mm的患者,建议需要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复查肺部ct确认结节病灶是否真的存在,后每2年一次复查ct至随访共五年。 部分结节小于6mm者,随访2年至4年,如果结节实性成分增大,应该考虑切除,结节超过了10mm,在患者的自身意愿前提下,需要行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轻度慢阻肺应该指的是慢阻肺气流受限程度为轻度,而判断慢阻肺气流数据严重程度。主要是进行肺功能的检查,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值fev1≥80%为轻度气流受限。 慢阻肺可以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两个时期,它是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是阻塞性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病情是进行性发展的。慢阻肺如果能够及早防治,完全可能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的进展,改善的生活质量延长。